又到一年留學招生“旺季”,各大海外院校招生官頻頻到訪中國進行宣傳和招生,無論是受邀于大使館還是國內留學中介,無疑就是為了搶生源,為學校做宣傳。據了解,美國大學的招生官在招生工作上尤其認真,我們將從美國名校招生官的視角,了解他們希望“搶”的生源。
秋季是招生官最忙碌的招生季
保證學生上理想專業、拿高額獎學金……大學的各種搶生源“法寶”層出不窮。那么,美國大學招生辦是如何提前下手搶到理想生源的。
就全年的招生工作循環來說,每年的1到3月是招生官閱讀和審核大學申請材料的階段,4月到5月是發放錄取信、舉辦已錄取學生歡迎會的時間。而9月至11月的金秋時節,則正是招生官忙著充當“營銷員”、“廣告員”的季節。這個季節,他們行走在路上,活躍于學生中,而非坐在辦公室。
高中訪問是美大學招生官工作必修課
高中落地訪問,這是每學年伊始,美國大學招生辦公室工作循環的第一個環節。美國的招生官都按照地理劃分了自己負責的區域。每到秋季,他們就忙著與自己區域的高中聯系,安排自己的訪問行程。
波士頓大學本科招生辦的招生代表亨利·王爾德(HenryWilder)負責賓夕法尼亞、俄亥俄、肯塔基、印第安納和科羅拉多州的招生。他介紹說:波士頓大學的本科招生辦總共有2位主管和33位招生代表,其中27位代表負責美國國內招生,6位代表負責國際招生。他強調,熟悉和了解自己的生源分布非常重要,這樣才能有效地分配招生官的人力資源。
波士頓大學的名氣已經很大,即使不宣傳也有大量的學生會自己查閱網站信息并提交申請,又為何還要辛辛苦苦地落地訪問呢?亨利說,“我們總是要追求更多的申請人數。申請人數多,并不代表入讀學生就多。這對我們來說是個雙向選擇的過程,就連哈佛和麻省理工每年也還要做高中訪問!”
招生官實地訪問高中的三大標準
那么,招生代表又是如何決定去哪些高中進行實地訪問呢?亨利介紹,基本有三個標準:
1、歷年來入讀波士頓大學的學生人數
如果一所中學長期是自己的生源高中,那么必須要訪問。因為這說明該校的學生、老師、家長[微博]對波士頓大學有較好地認識以及興趣,生源基礎較好。在宣傳中,波士頓大學還能利用已經就讀該校的該高中校友的故事,來吸引學生和家長。
每年的訪問也是經營與該中學長期良好關系的一種方式。每一所高中都有大學申請的指導老師,負責指導學生選擇意向大學、準備申請材料、為學生寫推薦信。因此,讓這些老師熟悉和了解自己的大學,相當于將他們培養成自己的免費“宣傳員”。畢竟,每年的落地訪問也就一兩次,在一番招生演講后,還得靠這些指導老師向學生推薦自己。
2、關系長期良好的中學
有時,一些歷來關系良好的中學在近幾年并沒有太多學生最終入讀波士頓大學,亨利強調,這時千萬不能目光短淺地偷懶,放棄去這些學校。畢竟這些中學并不是“冷灶”,而只是暫時有些波動而已,還需要長時間培養。而且,如果這時轉身走人,會給中學留下“勢利眼”的壞印象。當高中老師將這樣的印象傳播到學生中去就會得不償失。
3、課程體系和打分體系比較奇怪的中學
由于一些高中,常常有自己的課程和教學體系,所以對招生官來說,高中的實地訪問目的之一便還要弄懂這所學校的教學水平、課程設計以及打分體系。這樣,在面對形形色色的高中成績單時,招生官才能清晰地了解該生所修課程的難度、分數是否有水分、在學生中的相對位置,以此判斷學生的學業狀況,擇優錄取。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招生官亨利最重要的資料除了自己的名片,還有一張“簽到表”,請所有參加宣講的學生簽到,留下姓名、郵箱、地址等基本信息。招生官拿到對自己大學感興趣的學生名單及聯系方式,在高中訪問后,大學就可以開始定期給學生發送相關的學校資料,并熱情邀請和提醒學生盡快提交大學申請。
同時,高中訪問結束后,招生代表可以立即將對學生的印象悄悄記下,比如哪個學生活潑有禮、積極認真,哪個學生的確對本大學有濃厚興趣,如果給他(她)發錄取信,就一定會入讀。
這樣,在后面閱讀申請材料時,就能夠將這些學生與申請材料對上號了。于是,無論是招生宣傳還是最終錄取,都做到了有的放矢。
面對面
最好的招生官人選標準
當問到亨利“覺得招生工作最有趣的是什么”時,他非常開心地回答,這個工作本身就非常有趣——能認識形形色色的學生,了解他們有趣的人生故事,還能宣傳自己所熱愛的學校。
他覺得,一個招生代表的最好人選應該是朝氣蓬勃、熱情友好、積極向上,真正愿意了解學生、和學生交流,且真心熱愛學校。
如果不是這樣,他想招生官的工作,自己就并不能夠勝任。因為回想每年大量的出差宣傳,對招生官來說,完全是一場體力和情商大戰。在整個過程中,其實是在重復相同的講述,回答類似的問題;然而你必須飽含激情地講述,并露出真誠友好的笑容,以你對學校的熱情來感染學生及家長。(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