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高考后,莘莘學子們將懷揣對未來的憧憬走進大學,開啟人生的新篇章。而每年此時,也正是北京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最忙碌的時候——因為,有許多家庭經濟困難的學子需要社會的幫助。
八月初,北京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推出的2015年“學子陽光助莘莘學子夢想起航”活動正式啟動,又將有一批學生得以通過社會援手圓自己的大學夢。
一個故事,一份夢想
今年7月24日,位于河北省遵化市馬蘭峪鎮馬蘭峪村的王昊家,收到了北京科技大學寄來的錄取通知書。
“王昊的錄取通知書到了!”聽到郵遞員報喜的聲音,王昊媽媽放下手中的活兒跑出門,接過這份兒子帶給她的沉甸甸的喜悅。撥通兒子手機的同時,她的大腦在高速計算著供兒子上大學的這筆學費能從哪兒來……
說起兒子,母親總是在自責:如果家里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孩子不會從小就跟著自己到處打工,如今也不會一米七六的個頭、體重卻只有一百斤出頭;如果能給孩子一個稍微好些的生活環境,他也不會過早地將家庭重擔攬到自己瘦弱的肩上,也能嘗嘗同齡人該有的生活滋味。
這對母子彼此間的默契,讓他們在電話里對學費的事情避而不談。聽著電話那頭母親用熟悉的聲音告訴他收到錄取通知書的好消息,王昊的眼睛濕潤了。那時那刻,沉默即是最好的溝通。“我媽怕我擔心,我也怕她揪心,” 王昊說。而愁眉緊鎖的媽媽只有一聲嘆息:“跟孩子說有什么用?他一心期盼的大學能不讓他上?”
算起來,這位母親又有快一個月沒見到兒子了。高考結束后的第二天,王昊就帶著鋪蓋去了北京打工,希望能補貼家用,更希望為之努力了多年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到手時候,家人欣喜過后不會為學費一籌莫展。
夏天的干旱燥熱已經讓家里僅有的2畝玉米開始泛黃,秋天的收成不能保證。即使是個豐收年,這點兒地的產量減去化肥、農藥等等開支,也留不下多少。
懂事的王昊從初中就開始幫同村人撿栗子、剝核桃,高中又利用假期做兼職,直到現在他在北京找了一家餐廳做服務員,一月2000元的收入。而年近50的媽媽也在通過各種渠道一點點攢錢:給別人種花生、撿栗子,在不景氣的鞋廠打零工,一年年湊出兒子讀高中的學費已實屬不易。對于大學學費這道坎,這個家已束手無策。但近在咫尺的大學之路,是王昊要走的路,也是媽媽希望兒子走的路,更是這個家庭的希望之路
一份愛心,一抹陽光
王昊是眾多家庭經濟困難優秀學子中的一員。他們是一群有夢想的孩子,但經濟條件制約,使他們邁向大學校門的腳步分外沉重。
2015年“學子陽光”家庭經濟困難優秀大學生專項資助活動啟動后,預計將資助1000名像王昊這樣來自貧困家庭、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錄取的一本以上學生。受資助的學生除了北京地區的經濟困難家庭外,還有從西藏、寧夏、廣西、江西、河北、青海、黑龍江、江西、河南、新疆等10個省市考入北京地區高校的部分貧困學子。
據介紹,北京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本著綜合幫扶的理念,除了在物質上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還成立“陽光之家”,為受助大學生提供能力培訓、社會交流、愛心傳遞等活動平臺。此舉將使貧困大學生在接受資助的同時,通過互助、自助、志愿服務等形式,參與到回饋社會的各種公益活動中,而不是“白拿這份資助”;同時還針對就業、心理素質及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打造了“成長計劃”項目,配以導師,設計主題活動和舉辦職業講座,讓貧困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和職業觀。
北京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歡迎各行業專業人士和志愿者參與到對貧困大學生的綜合幫扶工作中。同時,您可以一個家庭、一幫朋友、一個組織、一個單位的名義共同資助一名或多名學生。北京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呼吁社會各界關注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給他們一個踏入大學校門實現人生理想的機會。
捐款辦法包括網上捐款(www.juanzhuzhongxin.cn)、現場捐款(辦公地址:北京西城區西直門南小街68號北京青年宮225室)咨詢熱線:(010)66110001 66119975 12355 或銀行轉帳和郵局匯款。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