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總會收到很多大學生的來信,大體是說,所學的專業并不是自己喜歡的,教材陳舊,老師觀念落伍,自己對專業的整體認識不清晰,完全學不下去。他們問我,面對這種情況是該退學,還是轉專業,還是就這么將就到畢業?
事實上,即便是你轉到了自己喜歡的專業,可能還會發生同樣的問題。因為任何學科,不了解的時候都會覺得很神秘,只有深入了解,才能知道自己是否真正喜歡。高三畢業填報志愿的時候,很多人對專業并沒有太多的認識,父母總會按照自己對社會的了解來指導孩子的未來。但到了大學才發現,一切并不是那么回事,于是開始心里發慌。
如何能在大學里學習不同專業,讓自己在更多的嘗試中找到真正的喜好呢?
第一,去其他專業蹭課。
找其他專業的同學要一份課程表,按照自己的時間去旁聽。這個方法簡單易行,但也會非常辛苦,因為想聽更多的課程幾乎就要馬不停蹄地奔波。我大學的時候用過這種方法聽課,每天從早到晚,課程倒是聽了很多,但也累得要命,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當然,這種方法的好處是,你可以沒有任何負擔地接觸自己喜歡的內容,喜歡就繼續,不喜歡就撤。但缺點是,沒有強制性的考試壓力,就需要你具備一定的自制力才能學得比較系統,還有就是這部分內容無法體現在你的簡歷上。
第二,換專業或者修雙學位。
關于換專業的具體流程,每個學校的要求都不一樣,有的要求重讀一年,有的要求第一年上完才可以轉,有的還需要交錢。總之,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換專業,還可以選擇修雙學位的方法。修雙學位聽起來很美,學起來很苦。任何一種技能的培養都伴隨著艱苦和堅持,除了要按時完成本專業的學習,還要用課余時間完成另外一門課程的學習,這就需要體力和耐力了。特別是雙學位一般在大二或者大三才開始,這時候還有實習或者考研的任務,是個非常大的挑戰。當然,雙學位是可以寫在簡歷上的,也很有含金量。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