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2016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市政工程》考點解析2

          首頁 > 

          考試

           > 2016年二級建造師...

          2016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市政工程》考點解析2

          命題點1 按力學特性的路面分類

          柔性路面:荷載作用下產生的彎沉變形較大、抗彎強度小,在反復荷載作用下產生累積變形,它的破壞取決于極限垂直變形和彎拉應變。一般柔性路面包括各種瀝青路面、碎(礫)石路面、瀝青加固土路面。

          剛性路面:行車荷載作用下產生板體作用,彎拉強度大,彎沉變形很小,呈現出較大的剛性,它的破壞取決于極限彎拉強度。主要代表是水泥混凝土路面。

          命題點2 土的主要物理學指標

          重力密度:土的重力與其體積之比,一般為16~22kN/m3。

          孔隙比:土的孔隙體積與土粒體積之比。

          孔隙率:土的孔隙體積與土的總體積(三相)之比。

          含水量:土中水的質量與干土粒質量之比。

          飽和度:土中水的體積與土中孔隙體積之比。

          界限含水量:黏性土由一種物理狀態向另一種物理狀態轉變的界限狀態所對應的含水量。

          液限:土山流動狀態轉入可期狀態的界限含水量,是土的塑性上限,稱為液性界限,簡稱液限。

          塑限:土由可塑狀態轉為半固體狀態時的界限含水量為塑性下限,稱為塑性界限,簡稱塑限。

          塑性指數:土的液限與塑限之差值,反映土的可塑性大小的指標,是黏性土的物理指標之一。

          液性指數:土的天然含水量與塑限之差值與塑性指數之比值。

          滲透系數:土被水透過稱為土的滲透性,水在土孔隙中流動則為滲流。在一定水力梯度下,滲流速度反映土的滲透性強弱。滲透系數是滲流速度與水力梯度成正比的比例系數,即單位水力梯度下水在土孔隙中的滲流速度。

          內摩擦角與黏(內)聚力:土的抗剪強度由滑動面上土的黏聚力(阻擋剪切)和土的內摩阻力兩部分組成。內摩擦角大小取決于土粒問的摩阻力和連鎖作用,內摩擦角反映了土的摩阻性質。黏聚力是黏性土的特性指標,黏聚力包括土粒間分子引力形成的原始黏聚力和土中化合物的膠結作用形成的固化黏聚力。岡而內摩擦角與黏聚力是土抗剪強度的兩個力學指標。

          命題點3 按土的工程性能分類

          1.碎石土

          指粒徑大于2mm的顆粒含量超過全重50%的土。按其顆粒形狀及粒組含量可分為漂石、塊石、卵石、碎石、圓礫、角礫。

          2.砂土

          指粒桿大于2mm的顆粒含量不超過全重50%的土、粒徑大于0.075 mm的顆粒含量超過全重50%的土。按粒組含量可分為礫砂、粗砂、中砂、細砂和粉砂。

          3.粉土

          指粒徑大于0.075 mm的顆粒含量不超過全重50%、塑性指數不大于10的土。其性質介于砂土及黏性土之間。

          4.黏性土

          指塑性指數大于10的土。按其塑性指數可分為黏土和粉質黏土。

          5.人工填土

          指由于人類活動而堆填的土。其物質成分雜亂、均勻性差。按其組成和成因可分為素填土、壓實填土、雜填土和沖填上。

          命題點4 城市道路路基施工程序

          1.準備上作

          2.修建小型構造物與埋設地下管線

          小型構造物和地下管線是城市道路路基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修建小型構造物可與路基(土方)施工同時進行,但地下管線必須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淺”的原則先完成,修筑排除地面水和地廠水的設施,為土、石方工程施工創造條件。

          3.路基(土石方)工程

          測量樁號與高程、開挖路塹、填筑路堤、整平路基、壓實路基、修整路肩、修建防護工程等。

          4,質量檢查與驗收

          命題點5 城市道路路基施工要求

          工序包括挖土、填土、松土、運土、裝土、卸土、修整、壓實。

          1.施工測量

          交點JD是確定路線位置的唯一依據,施工前對遺失或損壞的交點(JD)、水準點(BM)點應恢復;布置護樁;每隔500~1000m應加設方向樁。

          施工中為了測設方便增設一些臨時水準點是必要的,一般要求兩個水準點的距離最好保持在500m左右。在橋頭、填土高處等應增設臨時水準點,水準點的閉合差應滿足規范要求。

          恢復中線測量。

          釘線外邊樁。

          測標高。

          2.填土(方)路基

          當原地面標高低于設計路基標高時,需要填筑土方——填方路基。

          3.挖土(方)路基

          當路基設計標高低于原地面標高時,需要挖土成型——挖方路基。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