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寧德市柘榮縣坐落于閩東北山區,是聞名海內外的海西藥城,是福建省十二五首批生物醫藥循環經濟示范試點縣,生物醫藥產業為縣支柱產業,涌現出廣生堂藥業、力捷迅藥業、天人藥業等多家全國知名企業。這個常住人口只有10.3萬的福建最小縣城,森林覆蓋率達到68%,除因海西藥城聞名外,還有著中國長壽之鄉、國家級生態示范區、中國太子參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刀剪之鄉、省級園林縣城等一系列美譽和殊榮。
7月28日至8月2日,廈門大學海西藥城行調研實踐團一行17人來到柘榮,開展為期一周的調研實踐活動,受到副縣長林武、縣藥業發展局局長袁濟端等領導的熱烈歡迎。實踐團系廈門大學2015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重點團隊,由廈門大學藥學院黨委副書記丁昌利、副教授陳全成、團委書記王潔松三位老師和來自藥學院、醫學院、環境與生態學院、材料學院、人文學院5個學院的14名學生組成(其中本科生7名、碩士生5名、博士生2名)。實踐團緊扣今年全國和學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主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將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始終。實踐團以見證柘榮發展,助力藥城騰飛為宗旨,以深度調研柘榮醫藥產業發展為重點,旨在校地攜手著力破解產業發展瓶頸。實踐團名稱既是當代大學生知行合一求索之旅的青春宣言,也寄寓著廈門大學師生對海西藥城輝煌前景的祝愿和信心。
今年是廈門大學第三次組織社會實踐團赴柘榮調研實踐,5月初即啟動籌備工作。師生們走遍了柘榮的山山水水,各大藥企車間廠房中留下了他們的身影,種植基地的林間田埂灑下了他們的汗水。活動具有三大顯著特點:
校地深入合作,長期堅持開展
廈門大學與柘榮縣有著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早在藥學院成立之前,醫學院藥學系即與廣生堂藥業長期互動合作。2011年10月,廈門大學時任黨委副書記陳力文率團到柘榮調研時表示,希望藥學院等學院與柘榮縣加強合作,服務地方發展。2012年9月,藥學院迎來了搬遷翔安校區后的第一批客人柘榮縣時任縣長馮靜、副縣長林武等一行,雙方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在科技信息、成果轉化、人才培養、技術指導等方面開展廣泛深入合作。隨著柘榮太子參被列入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太子參的培植、研發成為一個頗有市場潛力的新興產業。2013年7月,應柘榮縣有關部門需求,廈門大學以藥學院為主,組織第一支12人博士團赴柘榮調研實踐,正是借此次社會實踐契機,藥學院藥物制劑與轉化醫學工程學方向學術帶頭人朱鉉教授牽頭與今古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太子參深加工項目合作意向,該項目正有序推進中,已成為藥學院一個重點橫向科研項目。2013年9月,廈門大學藥學院柘榮縣生物醫藥研究中心掛牌成立,雙方合作走向深入。
專業特色凸顯,準備工作周密
實踐團立足學科特點和專業特色,瞄準地方實際需求,結合學生成長成才,達到產學研連貫、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無縫銜接的目標,將針對柘榮醫藥產業發展面臨的幾個難點問題形成調研報告,就產品深加工和產業鏈布局、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新產品研發和劑型改良推新等問題提出對策建議。實踐團成員結構合理,充分考慮了性別、專業、學歷、生源地等因素;分工明確,根據隊員專業學歷和興趣特長分為宣傳組、財務組、事務組和課題組。建立了臨時黨團組織,加強對隊伍的思想引領和日常管理,8名黨員組建的臨時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負責組織兩次黨員活動,學習交流四進四信、八字真經等內容;臨時團支部負責組織全體隊員開展文體活動,豐富業余生活。7名本科生都是藥學院學術社團朝花夕拾標本社的成員,他們在野外開展現場教學,采集壓制標本。開通了專用微信、微博平臺,推出社會實踐,我們在路上、藥城行全記錄、柘榮印象(含特產篇、民俗篇、美食篇、城市篇等)、成員個人秀、實踐出真知等專欄,全方位展示隊伍風采。實踐團在形象設計和安全衛生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制作了時尚新穎的隊旗、隊服、隊帽,為全體隊員購買了保險、配備了急救藥箱,還配置了多部對講機便于野外聯絡。
安排科學合理,取得豐碩成果
實踐團對林武、袁濟端等縣領導作了專訪,全面了解地方產業發展思路。第一站來到縣特色產業館和發展規劃館,詳細了解縣情和產業發展現狀。參觀走訪了廣生堂藥業、力捷迅藥業、天人藥業、今古通生物科技等六家最具代表性的生物醫藥企業,詳細了解企業發展情況,與企業負責人深入座談交流。到海西藥材電子商務平臺、中藥材品種展示館及綢嶺村林下黃精基地、楮萍鄉玉竹基地、溜水林下金線蓮基地、石山村鐵皮石斛基地等中藥材種植基地實地考察。到東獅山、鴛鴦草場、永安橋等地開展野外藥植普查和現場教學。走訪藥商、藥農,掌握太子參供銷第一手情況。臨時黨支部組織隊伍到閩東革命根據地中心福安柏注洋閩東蘇區紀念館、中共閩東特委舊址等場館接受愛國革命傳統教育,并舉行重溫入黨誓詞儀式;還召開一次黨員座談會,暢談理論學習與實踐感悟相結合的心得體會。在師生們共同努力下,實踐活動取得了豐碩成果:與天人藥業負責人洽談,初步達成了太子參深加工產品研發合作意向;與寧德市仙山中藥材有限公司確定掛牌建立教學實踐基地,并初步達成合作開展金線蓮藥用分析研究意向;與今古通生物科技確定合作研發健胃護肝片劑、清咽潤喉顆粒等新品意向;朝花夕拾標本社也是滿載而歸,共拍攝藥植資料一百余種,采集到鐵皮石斛、太子參、三葉青等二十余件藥植標本。
本次實踐活動大大加深了校地聯系和情誼,大大強化了校企交流和合作。實踐團返校后,將緊鑼密鼓組織撰寫調研報告,提交給柘榮相關部門參考。師生們對柘榮優美的自然地理環境、舒適宜人的氣候、豐富多樣的物產和當地人的熱情樸實印象深刻,師生間多日來朝夕相處、互幫互助的珍貴經歷令人難忘。帶隊老師王潔松說:社會實踐關鍵在實,實踐團不是旅游團、觀光團更不是擾民團,要扎根基層、扎實作為,到真正需要我們的地方去,實實在在為地方發展服務。藥學院2014級博士生李柏村說:這是我二赴柘榮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了,與兩年前相比,柘榮變化很大,發展很快。我剛好正在從事太子參相關的科研工作,感覺特別接地氣。人文學院2013級本科生袁新禾說:很高興這么多師兄師姐來我的家鄉社會實踐,一周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的,我見證了家鄉醫藥產業的發展,更收獲了友誼和成長,真是不虛此行!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