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大學生們又迎來了美好的假期。夏日炎炎,假期怎么過?或許,有學生已選擇吹著空調、刷著微信享受假期的安逸。但是,還有一群“不安分”的學生,卻并沒有把時間交給旅行或玩樂,他們或已開始自己的創業嘗試,為踐行創業夢想而積蓄力量。
暑假長達兩個月,利用這些時間來玩樂放松固然沒什么不好。但是,來一次“學習到工作”的短期轉軌,或許也是這個夏天另一個不錯的“度假”方式。
辦輔導班
人物:余彬彬
學校: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今年22歲的余彬彬是江西科技師范大學的一名大三學生。一放暑假,他就回到了老家九江瑞昌,計劃辦個暑期輔導班。現在,他已經在老家瑞昌租好了房子,每個月的租金是1000元,他和房東簽了兩個月的合同。輔導班主要輔導小學三年級以上和初中學生,老師以他為主,另外在九江學院招了兩名學生幫忙。
7月6日下午,記者電話聯系到余彬彬時,他正在瑞昌老家準備輔導班招生的宣傳資料,目前已有10多位家長有報名意向。交談中,記者了解到,家境不太好的余彬彬從大一暑假開始,就開始了創業嘗試,曾做過駕校招生代理、賣過瓷器。去年暑假還和同學合伙到豐城去辦了一個暑期輔導班,賺了1600多元錢。
因此,今年暑假算是余彬彬第二次辦暑期輔導班了。去年的經歷,讓他總結了一些招生小竅門。“在學校表現好,獲得過獎學金,或獲得過競賽獎項的老師,更容易得到家長認可。”余彬彬告訴記者,他招來的兩名老師,都是九江學院的“學霸”。“雖然辦暑期輔導班的目的是為了賺錢,但我也應該為學生和家長負責,不能誤人子弟。”余彬彬說,他有信心將輔導班辦好。
余彬彬還告訴記者,畢業之后,他還是想繼續投身創業。他的夢想是辦一個托管班。因此,現在辦暑期輔導班,也算是為畢業以后真正創業積累經驗。
開網店
人物:吳銘
學校:江西師范大學
隨著網上購物和格子店鋪這些低成本經營方式的興起,還有一部分大學生紛紛在暑假期間當上了小老板。在江西師范大學就讀軟件工程專業的吳銘,今年暑假一到,他就開了個名叫“達銘一派”的網店,主要經營的是出租自己設計好的淘寶店家首頁模板。
“網店剛開張幾天,可能是新店的原因,生意有點淡,目前只接了兩單。其中一單還遇到了技術問題,差點黃了,后來自己熬夜看教學視頻才弄好。”吳銘說,開始以為開網店很簡單,現在才知道不容易,尤其是淘寶店家首頁模板,不僅專業性很強,還需要不斷創新。不過,這個過程讓他學到了課堂之上學不到的知識,不管最后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有收獲的。
開美食店
人物:張光炎
學校:江西理工大學
在江西理工大學就讀大三的張光炎,有兩個身份——既是一名大學生,又是贛州“功夫炸雞”美食店的老板之一。
和余彬彬一樣,張光炎也是從大一就開始了創業嘗試。在校外發過傳單、做過婚慶、賣過保險,也在校內送過桶裝水、在食堂打菜、在寢室開小賣部等,雖然掙的錢不多,但給他積累了寶貴的創業經驗。去年暑假,帶著創業的念頭,張光炎找到了從河南大學畢業的老鄉李河林,合伙在江西理工大學校門口開起了炸雞店。
創業之初并不順利,但開弓沒有回頭箭。張光炎買來了營銷方面的書籍,利用課余時間幾乎跑遍了學校、商場附近的小吃店“取經”,并找到了幾個要好的朋友幫忙在學校推廣自己的炸雞店。一傳十、十傳百,在朋友的幫助下,張光炎的炸雞店就在附近的幾所高校傳開了。去年年底,帶著試一試的心態,張光炎把炸雞放到團購網,當月炸雞店的營業額達到了1萬余元。
張光炎說,現在炸雞店差不多快回本了,他準備過段時間再把店面好好裝修一番,讓更多人可以吃到自己的炸雞。
觀察
過程比結果更值得期待
“大學生利用暑假創業是需要勇氣和智慧的。”談及當下大學生暑假創業這一現象,我省知名學者邵百鳴表示,他非常認可這種創業實踐。他認為,隨著就業競爭的越來越激烈,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大學生們誰能充分利用假期,誰就有可能贏在走出校園邁入職場的起跑線上。
一項創業調查顯示,受訪大學生中有自主創業意愿的占比為84%。而長達兩個月的暑假,則又是大學生們的創業行動高峰期。
“在還沒有成為一名優秀的公司員工之前,就先成了公司老板,自然會在管理和經營能力上十分有限,這是大學生暑期創業的最大短板。同時,因為時間太短,根本不可能完整地運作一個創業項目,這也制約了大學生們暑假創業的范圍。”邵百鳴認為,大學生利用暑假進行創業實踐的過程,應該是一種對商業認知能力提高的過程,而不應過于看重創業背后的經濟意義。這種過程是非常寶貴的實踐經歷,比結果更值得期待。
邵百鳴同時提醒說,無論是實體經營還是網絡營銷,大學生都要找準自己的目標和定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為就業“熱身”,為未來創業蓄力。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