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79元的短袖T恤和299元的薄外套,搭配一條229元的褲子和一雙269元的鞋,一個199元的印花雙肩包,再買些零零散散的文具,這是張女士為即將上初中一年級的女兒準備的開學“裝備”。
每年的9月是中小學學生的開學季,尤其是對幼升小、小升初以及即將上大學的孩子們的家長來說,花點錢給孩子買些新衣服、新書包等開學裝備是理所應當的。
華西都市報記者近期走訪發現,成都市區多個文具店、商場等銷售的文具、服裝以及數碼產品受到暑期“換裝備”的利好,父母給孩子的開銷少則數百元,多則數千元。對此,中國消費者協會提醒消費者特別是家長,購物前應合理規劃,理性消費,充分對比,擇優購買,購物后立即索證,妥善留存。
“人生新階段”開銷上千
“娃娃馬上就要上初中了,這是她非常重要的人生階段,一定要讓她有個好的開始。”張女士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她的大女兒今年“小升初”,考上了成都市一家不錯的中學。
在張女士給記者列出的購物清單中,從簽字筆、書包到T恤、鞋,各式各樣的禮物有十幾件。“T恤79元,外套299元,褲子229元,鞋269元,書包199元,這些差不多花了一千塊。”張女士說,女兒從小成績就好,“開學花些錢都是應該的。”
今年高考完后,李力(化名)考入了重慶的一所大學,9月8號就要開學報到,暑假里爸媽剛給他買了一部蘋果手機,花了5000多元。他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高三班上很多人“要么換了舊手機,要么買了新手機”,“上大學肯定要買新手機,這是必備的嘛”。
在“淘寶指數”上華西都市報記者發現,“文具”最近七天和最近三十天的搜索指數環比增長均超過30%,“安卓手機”最近三十天的搜索指數雖然環比下降43.7%,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75.4%。
“暑期經濟”利好文具類產品
8月30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在成都總府路上的新華文軒內發現,由于是周末,店里的顧客比平日多,不少家長帶著孩子購買文具、書籍等商品。
“最近學生們要開學了,感覺客流是有些多。”新華文軒一名銷售人員說。但對于具體的銷售額,該銷售人員拒絕透露。
華西都市報記者梳理新華文軒和晨光文具兩家上市公司2015半年報后發現,與2014年同期相比,兩家公司營收和利潤均實現增長,晨光文具的營收增長更是超過20%。
與文具類產品相似,童裝在春節、六一等節日過后,迎來了暑假購物的熱銷期,“最近一周,帶孩子來買衣服的家長有點多了。”春熙路上一家服裝店的工作人員說。而在附近的“中環童裝城”集中了多個中低端童裝商家,不少顧客在店里進進出出。
“暑假是童裝產品、學生周邊產品銷售的最佳時機,其次是春節和兒童節,這也是一些公司上半年業績好的原因,下半年這樣的機會不多,所以他們的銷售壓力自然就大了。”業內人士分析。
中消協:開學“裝備”要理性消費
面對琳瑯滿目、品種造型多樣的學生文具用品,消費者往往容易挑花了眼。根據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計,2015年上半年涉及到文體用品投訴中,涉及質量問題的比例與2014年同期相比上升了3個百分點,部分學生文具產品質量問題不容樂觀。
新學期到來之際,中國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特別是家長,購物前合理規劃,理性對待商家為開學而舉行的各種促銷行為,按需購買學習文具及生活用品,不要一味求便宜或為求省事大量采買。
在選購文具用品時務必多加留心,看清產品是否有無毒、環保等標識,是否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等,要眼看、手摸、鼻聞,必要時查看相關質量測試評價報告,擇優購買。
消費者購買后切記要主動向商家索取購物小票、購物發票等購物憑證。當發現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或是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時,要及時向有關部門投訴反映,依法主動、有理有據地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