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浙大新生“帶著學分上大學” 先修課程或逐步開展

          首頁 > 

          高考

           > 浙大新生“帶著學分上...

          浙大新生“帶著學分上大學” 先修課程或逐步開展

          “這45個人有10個人考到浙大來了,教育的意義在于能夠啟發學生,(這個先修課程)有一點啟示就(能)對高考起到作用。”浙江大學2015年大一新生開始報到,該校本科生院常務副院長陸國棟20日談到浙大開展的“大學先修課程”時如是說,這幾個學生正是“帶著學分上大學”的先行者。

          何為“帶著學分上大學”?

          陸國棟介紹稱,2013年,浙大與湖州中學合作開展了同時異地授課,課程為《物理學與人類文明》,針對湖州中學的47名高二學生,這些學生利用晚自修時間通過同步視頻直播的形式與浙大的大學生在同一時間異地學習,而選擇高二學生原因則在于高一學生剛進校,高三學生要高考,高二學生成了首選。

          記者去年在湖州中學采訪時就了解到,該校在選修課上開啟了與高校的合作,其中浙江大學本科生課程《物理與現代文明》就在湖州中學同步視頻直播。湖州中學當時的校長吳維平就說,“選修課考試過關,將來去浙大后就能免修。”

          陸國棟表示,這批47名高二學生中有46個人參加了該門課程的考試,45個人通過了該門課程的考試,有10個人今年考上了浙大。

          因為該門課程整個的教學課程是跟浙大一樣,考卷也一樣,所以當年浙大方面就承諾,這些同學如果考入浙江大學,就認這門課程的學分,因此這批學生可謂“帶著學分上大學”。

          為何要在高中引入大學同時異地課程,陸國棟解釋稱,浙大從招生和培養來說更關注培養,以前可以通過錄像異時異地學習,但是他承認,現在大學的課堂確實不那么精彩,大家都想逃課,不大可能課外再去看錄像,因此才有了同時異地的概念。

          當天來浙大報到并且曾參與這門課程的浙江湖州中學畢業生高斌杰表示,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他發現,大學的課跟高中不一樣,知識面更廣,大學更側重于思考,而高中偏重于解題。

          同為本次浙大新生的章錚奇則說,上完這門課之后,在之后的物理學習方面,不論是解題思路,新的知識點學習,對他們來說在理解方面有很大幫助,從更加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知識點。

          “希望能夠引導學生成長。”陸國棟說,教育的意義在于能夠啟發學生,這類課程不會影響高考,說不定會正向激勵高考,未來將逐步適度推開。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