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江蘇高考語文專題訓練:鑒賞古詩中的修辭手法(1)

          首頁 > 

          考試

           > 江蘇高考語文專題訓練...

          江蘇高考語文專題訓練:鑒賞古詩中的修辭手法(1)

          隨堂演練

          1.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回答后面的問題。

          泛吳松江

          (宋)王禹偁

          葦蓬疏薄漏斜陽,半日孤吟未過江。

          惟有鷺鷥知我意,時時翹足對船窗。

          【注】 此詩系作者第二次被貶時所作。

          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詩歌的后兩句。

          解析:由第三句的“知我意”可以看出詩人把鷺鷥當做人來寫,這是擬人手法。指出手法后,還要分析手法的表達效果。

          答案:擬人手法。詩人賦予鷺鷥人的情態、動作,寫它如同知己一樣知曉自己的心思,并頻頻翹足對窗,使詩人在孤寂中獲得寬慰。

          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總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種修辭手法?試作簡要分析。

          解析:由下句的“長安不見使人愁”可知前句的“浮云能蔽日”是一種比喻的說法,而非實指。詩人希望到長安,受到君王的重用,但終因小人蒙蔽君王視聽,使他難以如愿,徒愁緒盈懷。指出手法后,還要注意分析其表達效果。

          答案:比喻手法。用“浮云”喻“奸邪”,用“日”喻君王。用“浮云能蔽日”喻君王為奸邪之人蒙蔽,生動形象地揭示了小人當道的社會現實,表達了自己難以受到君王重用的愁緒。

          3.閱讀下面一首小令,回答問題。

          水仙子·尋梅

          喬吉

          冬前冬后幾村莊,溪北溪南兩履霜,樹頭樹底孤山上。冷風來何處香?

          忽相逢縞袂綃裳。酒醒寒驚夢,笛凄春斷腸,淡月昏黃。

          “忽相逢縞袂綃裳”,“酒醒寒驚夢,笛凄春斷腸”分別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

          解析:詞句寫冷風中忽然聞到花香,原來夢寐以求的梅像一個美麗的女子一樣出現了,但是酒醒之后現實卻是令人“斷腸”的。因此,從夢中夢醒的對比中寫出了作者孤獨、失落、凄涼的心情。修辭手法也很明確,把梅花寫成白衣女子是擬人,“酒醒寒驚夢,笛凄春斷腸”是對偶。

          答案:“忽相逢縞袂綃裳”采用了比喻(或擬人)的修辭,把梅花寫成了一位清雅飄逸的白衣女子,表達了終于找到梅時的那種喜悅心情。“酒醒寒驚夢,笛凄春斷腸”采用了對偶(或夸張)的修辭,表現了從醉態回到現實后的萬分孤獨和失落。

          4.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羅隱

          一年兩度錦江游,前值東風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礙馬,好云無處不遮樓。

          山牽別恨和腸斷,水帶離聲入夢流。

          今日因君試回首,淡煙喬木隔綿州。

          【注】 詩中提到的錦江、綿州、綿谷都是四川的三個地名。詩題中的“蔡氏昆仲”,是羅隱游錦江時認識的兩兄弟。在羅隱離開錦江,經過綿州回到綿谷后,蔡氏兄弟還在錦江。

          頷聯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對偶除外)?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請作簡要分析。

          解析:頷聯兩句描寫的對象分別是芳草、好云,但詩人卻將其人格化,言其“有情”“礙馬”“遮樓”,這是擬人手法的運用,這樣寫使詩句更生動形象。

          答案: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人的感情賦予碧草白云,明明是詩人多情,沉醉于大自然的迷人景象,卻說芳草像友人一樣依依有情,似乎有意絆住馬蹄,不讓離去;美麗的云彩也像多情的友人一樣殷勤挽留自己,有意把樓臺層層遮掩,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寄托了對他們深深的懷念。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