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高校更名風當休矣

          首頁 > 

          高考

           > 高校更名風當休矣

          高校更名風當休矣

          日前,教育部發布通告稱,2015年至少18所高校申請改名,大多從學院更名為大學。而相關數據顯示,過去5年有257所高校更名。更名較多的均為高考報名人數在45萬以上的高考大省。5年來高校更名最多的為湖北省和遼寧省,達17所,黑龍江、河北等緊隨其后。

          很多大學生的錄取通知書和畢業證書上的名字完全對不上,甚至有人嘲笑這些學校“換名比翻書還快”。相較國外高校,中國大學的更名速度著實有些嚇人。

          根據教育部相關文件,如果能夠滿足學科設置、教學質量、辦學規模、師資力量等方面的規定,大學改換校名自然無可厚非。但問題在于,校名作為和校徽、校歌一樣長久的文化符號,往往承載著一所大學厚重的校園文化和教育夢想。如果輕易更換,也會輕易毀掉大學在大眾心目中原有的形象和地位。

          更何況,目前中國的大學忙于更換校名,其本質在于高校管理者政績觀和權力觀作祟,而非出于自身的實際需求。比如,一所高校從學院更名為大學,自然其管理者在行政級別、身份、地位等方面會有不小的提升。此外,校名的升級遠比教育質量的升級要來得容易,也能更容易滿足高校管理者和當地政府官員的虛榮心,使其作為一種政績來標榜。此外,還有一些學校希望通過換成聽上去比較響亮的校名,在招生宣傳中占據主動地位,吸引更多的學生報考。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高校如此急于更換校名,更多的是一種急功近利的行為,并不值得鼓勵,也不宜效仿。

          校名和實力哪個重要?一個“學院”的名號是不是就一定比“大學”要糟糕?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全球知名,要是按照國內的“通行”做法,豈不是要更名成“麻省理工大學”才更為響亮。但即便是“學院”,它在吸引生源、社會聲譽等方面也絲毫不亞于其他世界一流大學。

          此外,要塑造一所大學的精神,形成獨特的文化,需要長年累月的積累,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一所教學質量較差的大學,即便更換了“高大上”的校名,學生通過網絡搜索完全可以一辨真偽,也無法起到“渾水摸魚”的效果。故此,國內“換校名”的潮流應當得到遏制。

          在教育全球化的時代,年輕人求學的選擇越來越多。一所高校要有新的發展,單純靠改名是遠遠不夠的。更何況,如今的中國不缺少名頭響亮的大學,而缺少獨具特色的學院與大學。與其為更換校名東奔西走,不如在加強師資建設、提高科研水平、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等方面多做文章,多下功夫。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