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看你骨骼精奇,要不要到大學講個課啊? 近日,中組部、中宣部和教育部聯合下發《關于領導干部上講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下稱《意見》),指出“省級領導干部每學期至少上一次講臺”,“每所高校的學生每學期至少聽1次地市級以上領導干部的報告或形勢與政策課”。 《意見》要求,各省(區、市)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各省(區、市)有關部門、地市的主要負責同志都在其列,重點在省級領導干部。 既在實際工作中揮斥方遒,也在大學課堂里指點江山,身在“政壇”的領導干部即將走上“講壇”。 那么,關鍵問題來了,如何講好課? 習總答:講好故事,事半功倍。 咱們的習總,不僅是講故事的倡導者,更是個講故事的高手。他帶著故事走上很多大學的“講壇”,也走進了大學生的心里。 來,跟著習總一起學習如何帶著故事進課堂,包你現學現成,學不會請再看一遍。
第一招:備課要細致
【釋義】
《師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但沒有金剛鉆,怎攬瓷器活? 領導干部既然要走上講臺做“講師”,就得“高標準”地備課講課。 入鄉隨俗這件事,到哪都吃香。領導干部所授課程要嚴格遵循授課計劃,計劃的制定要綜合三部門每年聯合制定的宣講要點和“本土特色”——包括本地區的發展情況和本地高校學生的需求等。 既然是有組織的授課,那你就得及時與組織溝通。明確授課人以及授課的時間、地點、內容等,授課前兩周,領導干部還要將備課情況、授課講義等上報組織,省級宣傳部門則進行審核備案。
此外,教育教學方式上對領導干部也有“嚴要求”,除傳統授課形式外,課程還可采用工作現場會、座談會、研討會等多種新形式、新途徑,并注重抓住重大節日、紀念日和重大事件的發生時機,挖掘教育資源,增強教育效果。
【習總示范】
2014年7月,習總來到了韓國首爾大學。習總以一句韓語“安寧哈西米嘎”問候大家,博得了全場熱烈掌聲,瞬間拉近了距離。 而后,習總例數歷史,用一個個生動的中韓人物故事,來給大學生講述中韓悠久的友誼之情。 習總說,百金買屋,千金買鄰,好鄰居金不換。回顧歷史,中韓友好佳話俯拾即是。從東渡求仙來到濟州島的徐福,到金身坐化九華山的新羅王子金喬覺;從在唐朝求學為官的“東國儒宗”崔致遠,到東渡高麗、開創孔子后裔半島一脈的孔紹;從在中國各地輾轉27年的韓國獨立元勛金九先生,到出生于韓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作曲者鄭律成……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相扶相濟的傳統源遠流長。韓國古代詩人許筠寫下的“肝膽每相照,冰壺映寒月”的詩句,完全可以用來形容中韓兩國人民友誼。
第二招:和學生們積極互動
【釋義】
“元芳,你怎么看?”這句話的鼻祖應該是孔圣人。 作為一個大教育家,孔子很注重體驗分享,同時以學員為中心,積極互動。課上,他總是先引出一個問題,然后拋出“求,爾何如?”、“赤,爾何如?”、“點,如何?”等等一系列問句,把學生們帶動起來,將課堂活躍起來,與他的弟子們互動交流。 當然,有些領導同志已在實踐。近些年,省部共建大學、共建相關院系或專業的舉措,在中宣部和教育部等部門的牽頭下,已經如火如荼地展開。領導干部走進課堂,積極與同學們在課堂上互動溝通,收到了很好地反響。
當代中國新聞理論與實踐課,是南昌大學與江西省委宣傳部共建的一門課,該校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學生對“熱鬧”的課堂互動記憶猶新,“授課的老師主動提出增加課堂提問環節,并用具體事例和生動語言為我們解疑釋惑。課上老師準備了詳實的課件,還告訴我們,在爭奪國際話語權的過程中,我們國家需要學會講故事,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輿論引導作用,新聞學子的責任很重。” 而今年春季,人民日報社多位領導干部也在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授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課程。課后,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學生也表示:“這些領導從事新聞工作多年,閱歷多、見識廣,他們用大量第一手數據和案例為我們講解,既幫助我們理解和掌握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豐富內涵,又使我們學到鮮活的知識和經驗。”
當然,上課同志互不互動,組織是會來考察的。《意見》指出,領導干部授課后還要重視“回訪”,即省級教育部門可以通過召開座談會、調查采訪等方式對領導干部上講臺的講授情況、學生反響等進行跟蹤反饋,省級組織、宣傳部門也要對具體的實施情況進行核查。
【習總示范】
2014年12月,習總來到澳門大學,應師生邀請參加“中華傳統文化與當代青年”沙龍。“我先聽聽大家的討論,然后談談對你們學習體會的體會。”習總開場就很快融入沙龍。 一位喜愛中國古典音樂的同學說:“很多古譜都失傳了,我們更要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音樂。”習總說,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到訪過許多國家,看到各個國家引以為自豪的都是他們本民族的文化。
習總接著闡釋,“人與人的關系十分重要,我們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在澳門社會生活方方面面都有體現。中華文化對中國人的影響已經滲透到了骨髓里。這就是文化DNA。”精彩的點評贏得師生們陣陣掌聲。 聽了學生們的發言后,愛好講故事的習總還講述了自己在學生時代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典籍中汲取知識、開啟智慧的人生經歷。他希望同學們通過學習和了解我們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不斷增強文化自信,增強作為一個中國人的骨氣和底色,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并做到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第三招:把握講課的意義
【釋義】
領導干部走上講臺,是為了講課,但又不僅僅是講一堂課。 一方面,領導干部可以發揮其在政治、閱歷方面的優勢,通過直接交流,讓青年學生從“頂層設計”的高度了解國情、黨情、社情、民情;另一方面,這個過程也能夠展現領導干部良好形象,拉近青年學生與黨和政府的距離,讓高校學生增強對黨和政府的信任。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博士、助理研究員姜朝暉發文稱,領導干部上講臺值得期待。他認為,省市主要領導干部有著扎實的理論根基和政治素養,實踐經驗也十分豐富,他們帶頭給學生作報告或講形勢政策課并形成制度,是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重要探索。這一舉措既體現了國家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視,也能最大程度發揮領導干部的模范榜樣作用和教育資源優勢。 同時,他也提醒,領導干部授課時要謹防高談闊論流于形式,也不能讓講授淪為政策性的文本宣講說教,否則就走回了老路子。領導干部和高校師生也要多交流、多研討,這項舉措才能真正取得實效。
【習總有話說】
2013年8月19日,習總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前所未有,必須堅持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激發全社會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關鍵是要提高質量和水平,把握好時、度、效,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讓群眾愛聽愛看、產生共鳴,充分發揮正面宣傳鼓舞人、激勵人的作用。在事關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則問題上,必須增強主動性、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幫助干部群眾劃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認識。 SO,同志,看你若有所悟,考不考慮入個伙啊?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