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江蘇高考語文專題訓練:品味古詩中的詞語(煉字)(1)

          首頁 > 

          考試

           > 江蘇高考語文專題訓練...

          江蘇高考語文專題訓練:品味古詩中的詞語(煉字)(1)

          隨堂演練

          1.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碧湘門①

          陶弼

          城中煙樹綠波漫,幾萬樓臺樹影間。

          天闊鳥行②疑沒草,地卑江勢欲沉山。

          【注】 ①碧湘門,即長沙(今屬湖南)城門。②行(hánɡ):行列。

          這首詩最后一句哪一個字錘煉得最好?請簡要分析。

          解析:本題屬于煉字類題目。“地卑”即地勢低,“沉”,使動用法,使……沉沒。“沉”的主語是“江勢”,賓語是“山”。這樣,錘煉得好的字就是“沉”字無疑了。“沉”寫出了水勢之大,同時使景物具有動感。解答本題,可以從以下幾步入手:①理解該字在句中的意思;②看是否運用了修辭手法;③看該字的運用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沉”字好。城門地勢低,放眼望去浩茫的江水仿佛要把遠處的山巒淹沒似的。“沉”字寫出了水勢之大,既傳達了遠水浩茫給詩人的強烈主觀感受,又恰當地把握住了描寫的分寸。

          2.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宮詞

          武衍

          梨花風動玉闌香,春色沉沉鎖建章【注】。

          唯有落紅官不禁,盡教飛舞出宮墻。

          【注】 建章:宮殿名。

          (1)你認為這首詩第二句中“詩眼”是哪個字?為什么?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

          (2)這首詩三、四兩句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有什么作用?

          解析:本題考查煉字及鑒賞表現手法的能力。宮詞,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個特殊命題,專門描寫后妃、宮女的生活。寫宮詞的多是男人。雖然他們不會有機會進宮體驗生活,但是他們善于想象,想象那個三千粉黛而真正男人只有一個的后宮生活。所有宮詞表現的都是同一主題:爭寵和失寵。由于得寵的人也害怕失寵,最終也難免失寵,所以失寵女人的凄涼和寂寞就成了一代代詩人反復表現的主題。第二句中表達最為傳神的自然是“鎖”字,故而為詩眼,宮女們被鎖在宮內,年華逝去,無法出門。三、四句中落紅的自由與宮女們的不自由形成對比,反襯出宮女們的可悲、可憐。

          答案:(1)“鎖”字是詩眼。“鎖”字形象地表明了滿庭春色閉鎖在高墻之內,無由泄露;而宮女的年華,也鎖于重門之內,白白消逝。

          (2)運用了反襯手法。落花能夠飛出宮墻,無人禁止,而宮女們卻身鎖重門,插翅也難飛,人不如花。這里以落紅飛舞出宮墻反襯宮女的身不由己。

          3.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答題。

          山中寡婦

          杜荀鶴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發焦。

          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后尚征苗。

          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

          頸聯中的“時”“旋”兩個虛詞用得好,請作簡要分析。

          解析:頸聯寫山中寡婦生活困難,只好不時地挖來野菜,野菜也不夠吃,還要連菜根一起煮著吃;不時地砍柴,柴火還不夠燒,還要帶著樹葉一起燒掉。寫出寡婦難以想象的困苦狀態。

          答案:“時”“旋”均表動作的次數,經常而非偶爾,可見寡婦家里常常斷糧,不得不常常挖野菜度日;常常砍柴也很困難,不得不連樹葉一同燒掉。兩個表頻率的虛詞,強化了寡婦貧困艱難度日的情景。

          4.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樹月初白,微風酒半醒。

          獨行穿落葉,閑坐數流螢。

          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

          請結合全詩分析第三聯中“穿、數”二字的藝術效果。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語言的鑒賞能力。第一步,用一兩句話準確表明二字在詩句中的準確含義,“穿”是穿梭行走,“數”是“細數”的意思。第二步,結合詩歌的有關內容具體分析這兩字所描述的景象。“穿”字描寫了詩人獨自在落葉飄零的樹林中穿行的情形,“數”字形象地刻畫了詩人苦悶無聊的心境。第三步,說說這些字營造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第四步,緊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

          答案:詩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樹,酒已半醒,周圍一片冷清幽寂。詩人獨自在落葉飄零的樹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傳達出詩人孤獨徘徊的情緒。詩人又坐在林中百無聊賴地數起了流螢,“數”字傳神地描繪出詩人苦悶無聊的心情。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