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走訪了解到,本市部分郊區高中面臨副科教師人手不夠的難題。對此,有教育界人士建議,或可通過校級走班、師資流動等方式來加以解決。
郊區學校師資不足突出
在郊區的一些高中學校,副科師資原本就不富裕。以崇明中學為例,該校目前只有2名地理老師;而奉賢曙光中學全校的生物老師也只有5名。曙光中學校長林春輝介紹說,該校每個年級約有408名學生,選生物的約有60%。“生物老師只好辛苦一點,多上課才能滿足學生需求。”
郊區高中副科師資的不足,在高考新政之前,并不十分突出。據了解,未來的新高考,除了語數外三門,考生可以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命科學6門科目中,選擇3門科目參加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成績計入高考成績。學生在語數外之外選科組合的多樣性,相應地對一些副科的需求也增加了。而學校為了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權,并不會限定學生只能依據校方的現有師資來進行選科。
建議校際走班師資流動
為了應對師資的不足,校方也在嘗試一些應對的辦法。老師加課,也只能是權宜之計。在短期內不太可能招募新教師的情況下,金山區教師進修學院的陸丁龍副院長建議進行校際走班、師資流動。假設甲校生物師資強,那么生物師資弱的乙學校學生可走班到甲校上生物課。
陸丁龍的這一設想得到了一些郊區學校校長的呼應。奉賢曙光中學林春輝校長也表示,希望各區教育主管部門能對區里的師資新情況,給予一定的協調。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