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河北傳媒學院特色辦學 把學生推上社會大舞臺

          首頁 > 

          高考

           > 河北傳媒學院特色辦學...

          河北傳媒學院特色辦學 把學生推上社會大舞臺

          特色辦學,是民辦高校的生存和發展之道。打造特色,惟有改革與創新。改革才有活力,創新才有未來。

          ——河北傳媒學院校長 李錦云

          “沒有影視文學工作室的磨礪,絕不會有我今天的成績!”憑借《面包師的理想》獲得上海“最美中國”大學生微電影及攝影創作大賽“最佳劇本獎”的頡宇航,談到在學校影視文學工作室的收獲時頗為感慨。

          頡宇航是河北傳媒學院的在校生,他所說的工作室,是以“專家指導,師生參與,項目引領,創作產品”為特征的實踐教學平臺。目前,學校已建成28個工作室。

          在河北傳媒學院,這種“工作室”,與藝術表演、文學創作等活動,都是人才成長的“舞臺”。藝術學博士、校長李錦云介紹說,對傳媒藝術類學生而言,舞臺是“搖籃”,是“孵化器”。學校形成的“把學生推到舞臺上,把舞臺搭在社會上”的辦學特色,其核心理念就是通過學校與產業融合、課堂與舞臺融合、教學與創作融合,使人才培養與社會發展更具同步性和針對性,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學生每天都要登上“舞臺”。顏炎培是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大四學生,在校內他有一個響當當的職務:融媒體新聞傳播中心總編輯。“手下有學生員工上千人,辦有報紙、廣播臺、電視臺、網站,還有一個微信平臺,全部由學生自主運營維護。”顏炎培說,“僅電視臺一個媒體,就有編導、人物形象設計等專業學生200多人,每天制作近60分鐘的節目。”今年他就要畢業了,他和 “員工”都很“搶手”。

          相對于工作室、融傳中心這類無形“舞臺”,舞蹈、表演等專業學生踏上的則是真的舞臺。他們在舞臺上所經歷的“風云”,是課堂上想象不到的。表演專業的學生參與排演話劇《尋找李大釗》期間,天天聽導演說戲、與演員配戲,最終登上國家大劇院,進入北京大學禮堂,獲得國家“五個一工程”獎。

          實踐然后知不足。各種各樣“舞臺”的實踐,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是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強力引擎。“根據實踐需要學理論、學知識、學技能,學得實在,學得主動。”音樂工程系大三學生趙駿感慨地說。

          “舞臺”磨礪提升業務能力的同時,還使學生汲取正能量,滋生“一生都有了方向和動力”的感悟,“社會成熟”明顯“提速”。

          在辦學特色的驅動下,河北傳媒學院碩果累累:攝影專業劉祖宏,在第二十二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第一屆大學生攝影大賽中獲金獎;影視編導專業劉嘯宇,在第十八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短片大賽中獲得“最佳劇情片獎”和“最具網絡傳播獎”……

          面對學生在“舞臺”上生龍活虎的成長局面,李錦云校長說,我們給學生打造平臺,創造條件,讓他們展示才華,釋放能量,成就夢想!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