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有10多年教齡的教師,在此,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體會。我認為,大學學習具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知識。什么才是知識,是人文基礎的積淀還是一項具體可以生存的技能?我們在大學里即將要學習的知識,既有廣泛的必須的人文素質積淀,又有對專業技能的培養。有人說過,大多數人的職業就是一種謀生手段,但如果你喜歡自己的職業,就可能把它變成事業。從這個角度來看,大家一定要熱愛自己的專業,只有這樣,才能把職業變成事業,才能謀求更大的個人發展空間!
第二重境界是思維。進入大學,可能很多老師都會給你強調,不要只停留于單純的學習知識,大學學習的關鍵是學習思維。慢慢的,你們也會懂得,學習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擁有知識,而更多的是要擁有一種對知識的學習態度,甚至是創造知識。如果我們只掌握知識結論,那就可能成為書呆子,將來會在社會上碰得頭破血流。所以,我們不僅要掌握結論,更要搞清楚尋找結論的過程,搞清楚尋找結論的前提條件,這就是一種思維訓練。這才是我們自己獨有的知識財富!
第三重境界是做人。無論我們學到多少東西,將來都必須到社會上進行檢驗,用實踐來證明我們學習的效果。事實上,良好的人際關系構成了我們做事的平臺,只有在這樣的平臺上,我們才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才能不斷增強自己的能力!人與人之間,誠信為本,坦誠相待。在當今中國社會,我們相信:老實人最終不會吃虧!真誠對待別人的人,才能結識到更多的朋友,才能把自己的事業做大做強!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