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2015年經濟師《中級經濟基礎》考前必看考點(3)

          首頁 > 

          考試

           > 2015年經濟師《中...

          2015年經濟師《中級經濟基礎》考前必看考點(3)

          國內生產總值的含義

          1、含義:中級經濟師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2、GDP的形態: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

          (1)價值形態下,GDP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超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住單位的增加值之和。

          增加值=總產出-中間投入

          國內生產總值=所有常住單位增加值之和

          ①常住單位一般是指在一國經濟領土上從事經濟活動在一年以上的單位,包括我國經濟領土上的所有企業、事業、行政單位、居民戶,不包括我國在境外投資的單位。

          ②中間投入:是各單位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消耗和使用的所有原材料,是一次性的使用和消耗,不含固定資產折舊。

          ③增加值:是在生產過程中追加的價值,又叫做“附加值”。反映一定時期各部門,各單位生產經營活動的最終成果。

          (2)收入形態下,GDP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創造并分配給常住單位和非常住單位的初次收入之和。

          (3)產品形態下,GDP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最終使用的貨物和服務價值減貨物和服務進口價值。

          「例題1-課后題第4題」國內生產總值的形態可以分為( )。

          A.價值形態 B.收入形態 C.產品形態 D.支出形態 E.實物形態

          知識點: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

          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有三種

          生產法:通過核算各個產業在一定時期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來核算GDP.

          支出法:通過核算整個社會在一定時期的內購買最終產品支付總和來核算GDP

          收入法:核算整個社會在一定時期內獲得的收入來求得GDP.

          其中,支出法和收入法是核算GDP的兩種主要方法。

          (一)支出法

          1、含義:

          所謂支出法,即通過核算在一定時期內全部經濟單位(居民、企業、政府、進出口部門),對最終產品的支出總量相加,得出總支出來計量GDP的方法。

          2、支出法GDP的構成:

          支出法下的GDP包括消費支出、固定投資支出、政府購買和凈出口四個部分。

          用支出法計算GDP的公式可以表示為:

          GDP=C+I+G+(X-M)

          其中:

          C――消費;

          I―――投資;

          G――政府購買;

          (X-M)――凈出口;

          3、教材第25章國民經濟主要統計指標

          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凈出口

          最終消費:包括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

          資本形成總額:包括固定資本形成和存貨增加。

          凈出口:是一定時期貨物和服務出口價值減去進口價值后的差額。

          出口是本國向國外銷售和無償轉讓的貨物和服務。

          進口是本國向國外購買和無償得到的貨物和服務。

          「例題07、08年單選」如果C.表示消費、I表示投資、G表示政府購買、X表示出口、M表示進口,則按照支出法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公式是( )。

          A.GDP=C十I十G十X

          B.GDP=C十I十G—M

          C.GDP=C十I十G十(X十M)

          D.GDP=C十I十G十(X—M)

          「答案」D

          「例題——07年多選」在我國統計實踐中,用支出法核算國內生產總值時應包括的項目有( )。

          A.消費支出

          B.固定資產投資

          C.凈出口

          D.營業盈余

          E.政府購買

          「答案」ABCE

          (二)收入法

          1、含義:

          收入法下,國內生產總值收入主要是指提供生產要素所取得的收入,也包括一部分非生產要素(間接稅、折舊、公司未分配利潤等)的收入。從企業角度來看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的生產成本,是生產要素的收入,所以用收入法核算的GDP有時又稱為要素成本法。

          2、GDP的構成:

          按收入法核算所得的國內生產總值為:

          國內生產總值=工資+利息+租金+利潤+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折舊+統計誤差

          3、第25章國民經濟主要統計指標

          在我國的統計實踐中,收入法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分為四項:

          (1)勞動者報酬:勞動者因從事生產活動所獲得的全部報酬,包括工資總額、福利費和其他物質形式的勞動報酬。

          (2)生產稅凈額:生產稅減生產補貼后的余額,如銷售稅金及附加、增值稅及企業管理費中各種稅金等,是企業的利前稅,不包括所得稅。

          (3)固定資產折舊:反應固定資產在當期生產中的轉移價值

          (4)營業盈余:相當于企業的營業利潤加上生產補貼

          收入法增加值=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營業盈余

          收入法國內生產總值=所有常住單位增加值之和。

          「例題——07年單選」按照收入法計算國內生產總值,其公式是( )。

          A.國內生產總值=工資十利潤十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十折舊十統計誤差

          B.國內生產總值=工資十利息十租金十利潤十折舊十統計誤差

          C.國內生產總值=工資十利息十租金十利潤十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十統計誤差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