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2016年中考語文:專題練習(8)

          首頁 > 

          考試

           > 2016年中考語文:...

          2016年中考語文:專題練習(8)

            (一)(10分)

          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 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孰視之( ) (2)臣之妻私臣( ) (3)時時而間進( )

          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譯文:

          (2)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譯文:

          3.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鄒忌面對妻、妾、客的贊美,沒有沾沾自喜,而是冷靜思考,由己及君,現身說法,勸說齊王除蔽納諫。

          B.齊威王的可貴之處在于有自知之明,能廣開言路,博采眾議,使齊國在內政治清明,在外“戰勝于朝廷”。

          C.諷喻是本文的一大寫作特色。文章用鄒忌與徐公比美設喻,從家事到國事,以小見大,由淺入深,說服力強。

          D.本文剪裁巧妙,詳略得當。開頭詳寫比美,為下文做充分的鋪墊,突出了進諫的作用和納諫的效果。

          (二)(9分)

          祁黃羊去私

          晉平公問于祁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對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

          國人稱善焉。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

          (節選自《呂氏春秋》)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其誰可而為之/或異二者之為

          B.解孤非子之仇邪/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C.國無尉/去國懷鄉

          D.孔子聞之曰/不求聞達于諸侯

          2.用三條“/”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3分)

          善 哉 祁 黃 羊 之 論 也 外 舉 不 避 仇 內 舉 不 避 子

          3.結合選文,分析“國人稱善”的原因。(3分)

          答:

          (一)(10分)

          1.(1)孰:仔細(2)私:偏愛(3)間:間或,偶然。(每項1分,意思對即可。)

          2.(1)(2分)(鄒忌)再照鏡子看看自己,更覺得遠遠不如(徐公美)。關注點:“自視”(看看自己)、“弗如遠甚”(遠遠比不上)。

          (2)(2分)命令剛下達,群臣都來進諫,門前、院內像集市一樣(熱鬧)。關注點:“初下”(剛發布)、“若市”(如同市場)。

          3.D“開頭詳寫比美”不對,是詳寫鄒忌與妻、妾、客的對話,以及鄒忌比美后對這些對話的反思領悟。

          4.B你(A.任用/行為。C.諸侯國,國家/國都。D.聽說/出名。)

          5.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用了1—3條“/”,每對1處給1分;用了四條或四條以上“/”,本題給0分。)

          6.一是因為祁黃羊大公無私(或“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2分)

          二是因為晉平公從善如流,知人善任(或“聽從祁黃羊的建議,任用解狐和(祁)午”)。(1分)

          【參考譯文】

          晉平公問祁黃羊:“南陽這個地方沒有長官,誰可以任用?”祁黃羊回答說:“解狐適合。”平公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祁黃羊回答說:“您問的是誰可任用,不是問我的仇人是誰。”平公(稱贊)說:“好。”就任用了解狐。過了一段時間,晉平公又問祁黃羊說:“國家沒有掌管軍事的官,誰可以任用?”祁黃羊回答說:“祁午適合。”晉平公說:“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祁黃羊回答說:“您問的是誰可任用,不是問我的兒子是誰。”晉平公(又稱贊)說:“好。”就任用了祁午。

          國人都稱贊這件事。孔子聽到了這件事,說:“祁黃羊的建議真好啊!他薦舉外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薦舉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開自己的兒子。祁黃羊可以稱得上是大公無私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