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青運會賽場上 有一支帶著課本來打球的女排

          首頁 > 

          地方

           > 浙江

           > 青運會賽場上 有一支...

          青運會賽場上 有一支帶著課本來打球的女排

          10月24日,青運會女子U17女排比賽在福建少體校綜合競賽館結束,最終青島隊擊敗所有對手獲得冠軍,不過引起錢江晚報記者注意的卻是第四名——包頭一中女排。

          和其他各省市排球隊基本由專業隊的二線、三線球員組建的球隊不同的是,包頭一中女排是由一群中學生組建而成的,青運會訓練比賽之余她們還帶著課本每天參加晚自習,在所有的參賽球隊中是十足的“另類”。

          白天打比賽晚上還要晚自習

          不少隊員拿到了美國高校獎學金

          “我們與其他隊伍最大的不同,我們隊員是帶著書本來參加青運會的,我們是唯一一個每天都有晚自習的隊伍。”

          包頭一中女排的領隊郝振生告訴記者,青運會是非常難得的參賽機會,但球員的學習也盡量不落下,到福州的這些天,每天訓練比賽之余,隊員都要抽出一到兩個小時自習。

          “除了語數外的課本外,還有人帶托福單詞書。我們這些隊員的學習非常好,出國要考的ACT(American College Test),不少學生考得很好,加上她們的排球專業技能,美國那邊有高校愿意以5萬美元獎學金接收她們,這樣的學生有六七個。”郝振生說。

          郝振生告訴記者,包頭一中女排早在1978年就組建了,到如今已有270多名隊員畢業,很多隊員畢業后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北大、清華、浙大等高校,還有不少隊員出國留學。

          有了學姐們活生生的榜樣,如今這批隊員學習基本上不用他們操心,“她們看到了出路,所以就拼命學習。”

          一直夢想培養出能參加奧運會的隊員

          隊里如今有個16歲的天才球員

          “絕大部分隊員以學業為主,少數尖子隊員可以考慮走職業的道路。” 郝振生說。

          “她三次入選國家隊集訓名單,可惜最后還是沒去成(奧運會)。”郝振生指著正在場邊指揮隊員們訓練的包頭一中女排教練說。

          這位教練是以前八一女排的自由人王琳,當初也是包頭一中女排的隊員,后來到八一女排打球,退役后回到包頭一中當教練。

          “培養一名隊員代表中國女排參加奧運會一直是我們的一個夢想。”郝振生說,隊里現在就有一個好苗子,他覺得非常有希望。

          “19號徐靜,去年剛進隊的時候1米86,現在躥到了1米94,才打過一年排球,腦子特別靈活。如果訓練得當,她自己也夠努力,未來她非常有希望(進國家隊)。”在郝振生眼里,1999年出生的徐靜是個天才,“技術全面,接受能力特別強,去年10月份的時候她扣球都不會,只會墊墊球,現在打得已經挺不錯了。”

          專業省隊的招生難問題被他們破解

          外省的家長都慕名把孩子送過來

          如今不少省份的排球隊選材難,家長都不太愿意讓孩子走排球這條路,不過對于郝振生的包頭一中女排來說,這似乎不是問題。

          “今年招了11個初一的女生,1米77以上有10個,其中三個1米80以上,最高兩個是1米84,(身體條件)非常好。”郝振生說,“球隊現在有70多個人,周末全部拉出來訓練,四塊場地都是滿滿的。”

          和其他隊伍相比,他們只把排球作為一項特長,隊員學習一直是第一位,每天的訓練都是安排在下午兩節課之后。

          由于不存在打不出沒出路的問題,家長不但不反對,反而很支持孩子練排球,因此招生一直很順利。除了內蒙古外,還有不少外省的父母慕名把孩子送過來。

          “內蒙古沒有專業女排隊伍,所以教育廳、體育局對我們也很重視,給予政策上支持照顧,比如教育廳容許我們全自治區范圍內招生,每年有100多萬的保障經費。” 郝振生說。

          “我覺得我們這條路算是走通了。”郝振生說。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