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形勢是經濟平穩增長的重要指標。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情況下,全年就業目標提前實現,而且勞動者工資水平實現穩步增長,反映了我國經濟運行的新階段特征,是我國經濟結構優化和長期基本面向好的跡象。同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6萬人,顯示就業形勢穩中有憂,老齡化社會來臨、新增就業人口減少等因素需要密切關注和積極應對——
記者今天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三季度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前9月,我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達到1066萬人,再次提前完成全年城鎮新增就業目標。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李忠表示,今年四季度乃至明年就業形勢還將繼續保持整體穩定,“這個判斷是基于國家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穩增長、促改革的措施,而且這些措施落實力度也在加大,我們有信心繼續保持就業形勢的總體穩定。”
“雙創”政策效應顯現
李忠說,近年來,國家對高校畢業生創業工作非常重視,出臺了一系列就業創業政策措施,且效果明顯。這些政策歸納起來有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降低創業門檻。包括簡化創業立項、審批和辦證的手續,為大學生創業開辟綠色通道,提供便利。
二是加強創業培訓。通過編制專項培訓計劃,優先安排培訓資源,使有創業愿望和培訓需求的大學生都能夠得到創業培訓。同時,對于第四學年或畢業后從事創業培訓的大學生還可以提供創業培訓補貼。
三是資金方面給予支持。對于創業大學生提供不超過10萬元額度的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對于合伙經營或者組織起來創業的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一步提高額度,同時也鼓勵企業、行業協會、群團組織、天使投資人等以多種方式對大學生創業提供資金支持。
四是稅費減免政策。對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3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額度,依次扣減營業稅、城市建設維護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的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
五是落戶政策支持。取消高校畢業生的落戶限制,允許高校畢業生在創業地辦理落戶手續。
六是提供創業服務。為創業大學生提供項目開發、開業指導、融資服務以及跟蹤扶持等一條龍服務。
此外,人社部還鼓勵各地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建立大學生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支持發展眾創空間等新型創業服務平臺,為創業大學生提供較低成本的經營場所和孵化服務。
根據人社部與教育部、國家工商總局合作進行的大數據交叉比對顯示,2014年,在工商部門新登記注冊大學生創業總數達到47.8萬人,比上年增加11.9萬人,增幅33.3%。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