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下半年海南省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于11月1日開考,不少非師范生也報名扎堆于考試大軍之中,但他們有的并不打算要當老師,“只是抱著以后工作多一絲希望而已。”
教師證考證人數下半年增幅達40%
據了解,我省共有16641人報名參加了2015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與上半年相比,報考人數增幅達40%,其中有不少非師范生也積極地投身于這支日益“擴張”的考試隊伍。
“我們班差不多一半人考教師資格證,上新聞專業課的時候都是在看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教學設計等備考資料。”海南師范大學非師范專業的學生李如晶說。
據了解,2015年起,教師資格證實行全國統考,提高了教師職業準入門檻,師范生不再畢業就拿證。教師資格證的含金量提高了,不少非師范生就不“專業”了,看著碗里的想著鍋里的教證,“教師資格證在大學全部證書里面含金量算高的,”海南大學環境科學專業大四學生甘婷表示,她也報名參加了這次教證考試,即便對于教師這個職業“不太喜歡。”
“感覺考了比較有安全感”
“給以后畢業就業留一條后路”、“給自己的簡歷加加分”、“爸媽讓我考的”…… 記者走訪發現,不少非師范受訪大學生表示,考教證是“情非得已”,而不是“你情我愿”。李如晶對記者透露了她報考的糾結心態,“不喜歡教師這行,但是總感覺考了比較有安全感。”
據了解,教師資格證進行改革后,教師資格“終身制”被打破,中小學教師資格每5年定期注冊一次,定期注冊不合格或逾期不注冊的人員,不得從事教育教學工作。 教證不再是“鐵飯碗”了,但是它的含金量的提升還是給了非師范生大大的安全感。
海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張幟老師表示,社會就業形勢嚴峻,面對社會的選擇和被選擇,給自己多留一條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非師范生熱衷于報考教證可以理解,但是“作為非師范的學生,我個人認為職業規劃很重要,在廣泛撒網的同時,不要忘記重點捕撈。”
非師范生更難走的教證之路
“大題上有些難把握,比往年難。”考完教師資格證筆試的海南師范大學新聞專業大四學生張倩無奈地表示,相比較于師范生,他們沒有經過相關課程的學習,在學習上花的精力要多許多,只能靠死記硬背,“對于非科班出身的我來說,考證有難度,這次已經是我第三次報名考試了。”
非師范生“千里迢迢”跨專業考教師資格證,難,尤其對于非師范學校而言,“有關考試報名信息,都得靠自己找,學校是不會告訴你的。”海南大學環境科學專業大四學生甘婷對記者抱怨說道。
據了解,改革后,教證由“省考”升格為“國考”,考試內容增加,難度提高。非師范生考取教證之路,更難走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