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會現場
上周末,蒙臺梭利兒童發展研究會在杭舉辦了隸屬協會成立后的首屆年會,此次年會邀請到了國際蒙臺梭利協會(以下簡稱AMI)的主席Philip O’Brien(菲利普·歐博萊恩)先生、AMI環球大使André Roberfroid(安德烈·勞伯費羅德)先生、國際蒙臺梭利資深培訓師和國內著名教育專家朱家雄教授以及中國蒙臺梭利領軍人物陳愛娣女士來現場演講,共同分享交流有關蒙臺梭利教育實踐的成果。
浙江省蒙臺梭利兒童發展研究院是社會科學領域的民辦非盈利機構,主要從事蒙臺梭利教育的研究,開展相關社會服務活動,致力于發展、推廣和傳播蒙臺梭利教育理念和方法。
本次年會的主題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明代思想家王陽明提出的學說,“知”是“良知”,是每個人內心與生俱來的道德感和判斷力。這樣的中國傳統思想與蒙臺梭利的西方理念又有何關聯呢?
陳愛娣女士談道:“教育無國界,作為中國教育人,我常常會去了解中外教育大家的紓解和思想,其中王陽明的思想是中國人的精妙智慧。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良知,知而不行不是真知,行而恰當才是真知。教育應該突出人的實踐智慧,要做到內心于心,外發于行,做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陳愛娣女士在談及教育時還分享了一個故事——
有一天,丹尼爾出門散步,發現一個小男孩手里拿著一根草莖在地上擺動。丹尼爾好奇地上前去問小男孩在干什么。
小男孩回答:“我在為一只螞蟻找路,這只螞蟻和同伴走散了,我要把它引導到隊伍中去,這樣它才有生存下去的機會。”
陳愛娣女士說,正如這個小男孩愿意為一只迷路的螞蟻搭建草莖,找到同伴一樣,我們對于孩子的教育和愛,出發點不在于給予,而在于引路。
2015年4月10日, AMI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辦了年度AGM大會,會上正式宣布并簽署“浙江省蒙臺梭利兒童發展研究院”成為其在中國的隸屬協會。中國的蒙臺梭利教育將會有連通國際的橋梁。
浙江省直機關武林門幼兒園從1999年引進蒙臺梭利的教育理念,從當初的蒙臺梭利試驗教學到現今“武幼”全面實施蒙臺梭利教育,這16年來,“武幼”始終追隨著蒙臺梭利的教育信仰,踐行“追隨兒童”的信念,知行合一。如今,“武幼”一代代快樂的學子成長畢業,無一不是武幼老師們堅守付出的成果。
陳愛娣女士還表示,浙江省蒙臺梭利兒童發展研究院將更注重將蒙臺梭利的理念和技巧運用到實踐中,不斷加深自身對“追隨兒童”思想精髓的理解和領悟,同時在實踐中努力促進蒙臺梭利教育理念與中國文化的相融合,讓蒙臺梭利教育理念真正幫助兒童。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