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民生之本,實現再就業是老百姓安居樂業的根本前提,社區作為社會的基礎、城市的細胞,作為下崗失業人員最終的社會歸宿,社區就業成了一種新的就業形式和渠道。而女性作為就業相對弱勢的群體,如何做好女性就業再就業工作事關社區居民的切身利益,做好這項工作,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社區女性就業再就業工作的基本狀況
**二村社區面積0.43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632人,是個城中老小區。待業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幾類人員:社區下崗失業人員、社區特困人員、社區內的退休人員、困難職工和殘疾人員等,其中還有部分是流動人口,截止至2015年6月,社區共有下崗失業人員598人,其中女性失業人員占到總人數的63.2%,女性就業再就業工作任務相當繁重。
二、社區女性就業再就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二村社區圍繞女性就業再就業工作雖然持續在進行,但是隨著我市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和調整,社區女性就業再就業工作形勢依然十分嚴峻,還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
1、就業觀念落后。目前下崗失業女性中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有些人受傳統擇業觀念的影響,覺得唯有國有企業、有名氣的大公司才是她們擇業的標準。有的就業要求脫離實際,既要工作穩定又要工資高,不愿意干“苦臟累”的工作,否則寧愿呆在家里,也不愿到民營、私營企業就業。
2、就業培訓跟不上。職業技能培訓工作跟不上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從目前情況來看,餐飲、電腦、理發等工種培訓較多,而勞動力市場急需的中、高級專業技術工種的培訓嚴重不足,如導游、外語人才等。這一塊由于投入大,民辦機構無力承擔,而公共培訓機構經費嚴重不足,設施落后,制約著培訓工作的開展。同時家政服務、社區管理、服務行業從業人員幾乎是零培訓,直接上崗,這已成為社區就業工作面臨的一大瓶頸問題。
3、就業保障不高。首先是私營、個體經濟參加養老保險面較小,有的雖參保但繳費較差;其次是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覆蓋面較小、統籌層次較低,防范風險能力較弱;再次市屬及以下企業經濟效益普遍不好,繳納養老、醫療、失業保險費較差,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基金的支撐能力較弱;還有是部分城鎮集體企業至今未參加養老保險統籌,按規定這些企業退休人員只能進入城鎮低保,不能享受養老保險待遇,這樣顯失社會公平,直接損害了勞動者利益,挫傷了下崗失業人員的求職積極性。
4、就業安置矛盾突出。一是由于產業結構調整,傳統行業中大批下崗失業人員流向社區,加上本地職高中畢業女性由于不愿從事服務性行業工作,造成了大量未就業人員的沉淀。二是一些企業拒絕接收未婚未孕女性或40周歲以上的失業女性。三是由于大多數下崗失業女性的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普遍偏低,年齡偏大,無法滿足招聘企業的要求,往往造成“有人無崗”和“有崗無人”的現象。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