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1日至22日,第七屆“高等學校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簡稱高校NOC活動)決賽在太原理工大學隆重舉行,本屆活動至此圓滿落幕。
第七屆高校NOC活動設有數字藝術類、創新類和教學應用類共11個賽項,來自全國百余所高校的近千名選手參加了現場決賽。經過層層選拔,最終評選出一等獎作品42件,并產生NOC活動的最高獎項——恩歐希教育信息化發明創新獎1個。
高校NOC活動組委會秘書長李維福頒發教學應用類賽項一等獎
22日下午,決賽頒獎儀式隆重舉行。山西省教育廳巡視員武保旺,太原理工大學校長呂明、副校長呂永康,國家知識產權局人事司巡視員李思德,教育部直屬高校巡視專員周冬成,中央電化教育館原副館長丁新,高校NOC活動組委會主任、中國教育電視協會會長宋成棟,中國教育技術協會秘書長劉雍潛,中國發明協會副秘書長曹曉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辦公室主任沙玉梅等出席并為獲獎選手頒獎。劉雍潛秘書長在代表主辦單位講話時指出:“高校NOC活動激發了青年人自主研發、動手實踐的熱情,幫助新時期大學生養成勤于動腦、勇于創新的習慣,充分發掘他們的能力與潛力,促進了人的全面發展。”
第七屆高校NOC活動自啟動至今,歷時一年。參賽地區覆蓋國內25個省、市、自治區及海外的馬來西亞。參與學校有包括太原理工大學、廈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江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暨南大學、武漢大學、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等知名高校。
數字繪畫評委進行點評
在教育部辦公廳近日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修訂版征求意見稿中,特別新增了“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創新實驗等活動以及自主創業、獲得專利等,可折算為學分,計入學習成績。學校應當鼓勵、支持和指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等,可以建立創新創業檔案、設置創新創業學分”。在高校NOC活動中,創新創業、發明創新等內容,也一直是活動的特色和主力賽項。21日下午,“高校NOC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投資價值導師點評會”舉行,參加本次決賽“創新創業計劃”賽項的4組優秀選手與組委會邀請的資深創業導師(知名投資公司負責人)進行了面對面溝通,其中1組獲得了創業導師的投資意向。決賽期間,太原理工大學常曉明教授和大連理工大學創新實驗學院馮林院長分別為選手們做了題為“注重基礎勤于實踐 立志成為創新型人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的報告會,得到了選手們的積極響應。
工業設計賽項主任評委對選手作品進行點評
來自湖北工業大學的劉立辰憑借“環境設計”賽項的作品《湖北省大冶市民俗商業文化街設計》摘取了本屆決賽恩歐希教育信息化發明創新獎。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個作品是為我的老家而設計的,創意來源于大冶本土民俗和文化,設計理念植根于本土生活。感謝NOC提供這一平臺,可以讓很多學生不會被埋沒。”
高校NOC活動自2009年啟動以來,已經成功舉辦了六屆。六年來,活動秉承“普及性”特色,倡導“重在參與”的精神,對參與師生不設置高門檻。活動在組織開展過程中,還積極向西部地區和邊遠地區推進,西藏民族學院等院校都參與了活動。從第五屆活動開始,馬來西亞南方大學連續三屆派出了師生現場參賽,本屆有12名馬來西亞師生參加了4個賽項的角逐,均取得優異成績。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