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實際經濟需求不足的局面并未得到改善。數據顯示,11月官方制造業PMI49.6,預期49.8,前值49.8,中國11月官方非制造業PMI53.6,前值53.1。分析人士表示,11月PMI低于預期,反映實體需求不足,同時供給面保持謹慎。
中國11月財新制造業PMI48.6,預期48.3,前值48.3。國泰君安宏觀團隊認為,中采和財新PMI都顯示工業通縮加劇和企業去庫。一方面,11月中采制造業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為41.1,比上月大幅下滑3.3個百分點,財新PMI也顯示投入和產出價格大幅下滑,另外11月螺紋鋼、銅等價格明顯下滑,預計11月PPI繼續維持低位。
此外,企業面臨去庫存的壓力,國泰君安宏觀團隊表示,11月中采制造業采購量指數比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原材料庫存指數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產成品庫存比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財新PMI顯示投入品庫存與成品庫存皆有所下降,這些證據都顯示企業仍在去庫存,企業去庫和工業品快速下跌有關。
華創證券宏觀策略首席分析師牛播坤指出,不同規模的制造業企業PMI分化格局愈加明顯:大型企業PMI為51.2%,環比上漲0.2%,連續3個月處于擴張區間;中小型企業仍處于臨界點以下,且繼續下滑。分化加大反映出一直以來的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仍在延續。
與此同時,他分析認為,不同行業的制造業企業PMI分化也愈發嚴重,部分產能過剩行業已跌破40。在“雙11”活動的影響下,郵政快遞、批發零售、電信互聯網軟件、居民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明顯高于臨界點,拉動了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環比上漲。
“經濟下行中的就業壓力也在增大。11月制造業從業人員指數環比下降0.2%,依舊處于收縮區間;非制造業就業也出現惡化,整體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稱,受有效匯率高估影響,11月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6.4,較前值下降1個百分點。分析顯示,內需反彈而出口下跌;與之對應,受益于財政刺激的大企業景氣反彈,而更易受出口影響的小企業繼續下滑。去庫存意愿強烈。可見由于國際商品價格持續下跌,制造業補充原材料庫存的意愿低迷,去庫存活動尚未結束。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