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七彩語文杯”全省中學生作文大賽在南京金陵中學河西分校舉行。
考試在下午兩點開始,但當天早上10點,16位評委、來自全省的語文特級教師、教研員才開始“命題”。大賽評委、語文特級教師趙志昇說,16個評委人手帶來6個作文題(3個供初中組,3個供高中組),一共96道題目進入討論環節,逐步篩除,直至產生終極賽題。
什么樣的題目會進入評委視野?趙志昇舉例,比如有個評委提到揚州“最大份”炒飯被吉尼斯宣布無效,“不是所有的紀錄都是需要被打破的”,再聯系到俄羅斯很多人挑戰極限,體驗高空自拍等各種危險攝影而喪生,導致該國政府發布安全指南。這種材料作文代表了評委們殊途同歸的命題思路,“關注社會,引導學生對人生價值觀進行思考”。作文題直到一點鐘才最終敲定,初中組賽題是“有一朵花開滿記憶”“青山依舊”“云天外”“故事背后”,高中組賽題是“歸來吧”“微”“說‘不乖’”“故事背后”,考生可分別從這4題中任選1題。“說‘不乖’”命題者、《七彩語文(中學版)》主編李樹平表示,命題中滲透的,是家庭與社會的思辨關系。“乖”或者“不乖”會成為一個孩子的社會評價,但某種程度上說也是一種“壓抑”。如何從思辨的角度來看待“不乖”,會成為文章出彩的關鍵點。
大賽評委們表示,在作文中考察學生對社會、生活的思考,是近年來命題作文的趨勢。江蘇省首批名師、特級教師、新海高級中學副校長李震說,現在很多學生不看報紙,也不關注時事,每天陷在課程和題海之中,寫起作文來有兩個通病,一是掉書袋,寫出來的文章像是在唐詩宋詞里面“打滾”,鋪陳背誦的歷史文化知識,卻沒有一句表達自己的思想。二是題材內容狹窄,要么是考試沒考好,心情低落,要么是青春期的小苦悶,缺乏對社會現狀的關注和思辨。“作文說到底是我們人生的歷練。希望更多的學生能夠多融入社會生活,多思考,才能打好人生的底色。”
江蘇省第十五屆中學生作文大賽高中組決賽頒獎6日在南京舉行。吸引全省20多萬名高中生參與角逐的此次大賽,最終決出特等獎20名,一等獎約240名。
全省共有20多萬名高中生以《博弈》、《朋友圈》為初賽題進行較量。經過縣、市、區教育局或四星級高中初評委的評選,大賽組委會共收到優秀參賽作文近萬篇,經過嚴格評審,最終近260名選手入圍現場決賽。在12月5日下午舉行的決賽中,選手們在兩個作文題《生活在別處》和《觸摸一個詞語》中任選一題,展開角逐。最終,海安縣立發中學女生孫逸凡等20名選手榮獲特等獎。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