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財政部、教育部負責人解讀城鄉統一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

          首頁 > 

          高考

           > 財政部、教育部負責人...

          財政部、教育部負責人解讀城鄉統一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

          新機制:城鄉統一 重在農村

          ——財政部、教育部負責人解讀城鄉統一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

          國務院近日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通知》,決定從2016年起進一步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全面部署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

          這次出臺的新舉措,是我國第一次建立起城鄉統一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就改革的意義和亮點,記者8日采訪了財政部、教育部有關負責人。

          城鄉統一 投入重點在農村

          兩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新政策最大看點是打破原先農村、城市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分別設計的模式,通過“三個統一、兩個鞏固”的部署,建立城鄉統一、重在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實現相關教育經費隨學生流動可攜帶。

          根據《通知》,“三個統一、兩個鞏固”的內容是: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免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補助生活費)政策、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統一中央與地方經費分擔機制;鞏固完善農村地區校舍安全保障長效機制、鞏固落實城鄉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政策。

          “根據新政策,投入重點仍然在農村。”兩部門有關負責人解釋,當前,我國農村義務教育仍然是義務教育發展中的短板。加大農村義務教育投入,有利于破除城鄉二元結構、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農村娃進城上學“錢隨人走”

          教育經費隨學生流動可攜帶,是此次新政策又一亮點。

          隨著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和戶籍制度改革不斷推進,學生流動性加大,現行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已不能很好適應新形勢要求。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有關政策不統一、經費可攜帶性不強、資源配置不夠均衡、綜合改革有待深化等問題,都需要切實加以解決。

          “建立城鄉統一、重在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就是要更好地解決農民工子女進城上學的問題,推動‘兩免一補’和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經費隨學生流動可攜帶。”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教育經費隨學生流動可攜帶,通俗地講就是“錢隨人走”。那么,哪些錢可以隨人走?

          兩部門介紹,一是“兩免一補”資金,學生無論在城市還是農村、無論在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都可以享受“兩免一補”政策;另一個是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資金,由國家統一確定基本補助標準,學生無論在哪里接受義務教育,國家都會按照不低于基準定額的標準對學校足額安排公用經費補助。

          據教育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新的制度實施后,大約1300萬從農村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將會直接受益。

          對民辦教育“一視同仁”

          民辦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新政策還體現了對民辦教育的“一視同仁”。

          兩部門有關負責人解釋,此次出臺的政策出發點,就是要切實履行政府為全體適齡兒童提供免費義務教育的職責,對在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就讀的學生“一視同仁”,都可以享受“兩免一補”政策。

          根據《通知》,民辦學校學生免學雜費標準,按照中央確定的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執行,民辦學校收費標準高于基準定額部分,由學生家庭負擔。國家對民辦學校按照不低于基準定額的標準補助公用經費。

          此外,民辦學校學生與公辦學校學生一樣,免費獲得國家規定課程教科書,資金由中央全額承擔。民辦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資金由中央和地方按照5:5比例分擔。

          2016年春季學期啟動實施

          新政策何時開始實施?各級財政需要花多少錢?

          對此,兩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新政策將從2016年春季學期實施,2017年春季學期落實到位。初步測算,2016—2017年全國財政需安排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資金將超過3500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超過2200億元,地方財政約1300億元。

          此外,新政策強調,在落實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的基礎上,從2016年起,國家對城鄉寄宿制學校按照寄宿生年生均200元的標準增加公用經費補助,支持辦好寄宿制學校。繼續對農村地區不足100人的規模較小學校,按照100人核定公用經費,支持辦好鄉村規模較小的學校和教學點。

          同時,繼續綜合考慮取暖周期、取暖費標準等因素,對北方取暖地區城鄉學校增加公用經費補助。對城鄉特殊教育學校和隨班就讀殘疾學生按年生均6000元標準補助公用經費,進一步保障殘疾學生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近10年來,全國一般公共預算義務教育投入由2005年的2432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11993億元,年均增長19.4%。”兩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立即部署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統籌協調;指導和督促地方強化省級統籌,確保政策和資金落實到位,加強監督檢查和信息公開;根據政策調整情況,及時制修訂相關資金管理辦法,并優化教育布局,深化教育改革。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