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中國工程院公布了中國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選結果,哈爾濱工程大學楊德森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這是哈工程2003年以來產生的又一位院士,也是我國高校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十幾年間產生的又一位院士。
楊德森教授1977年考入哈工程水聲工程系,1982年起留校任教,是哈工程水聲學科培養的杰出人才。楊德森當選院士,標志著哈工程多年潛心研究的水聲成果得到船舶海洋工程界的充分認可,也標志著哈工程水聲學科在全國位于核心引領地位,還標志著哈工程高層次人才在國家相關領域居于領軍地位。院士的產生是學校人才師資隊伍建設取得的突破性成績,對學校船海學科建設發展,乃至國家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都具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
中國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選,最終選舉產生新當選院士70人,中國工程院院士總數852人。院士增選工作從今年1月開始啟動,通過中國科協組織學術團體提名和院士提名兩條途徑,共提名了521位有效候選人。經過第一輪評審,產生了203人進入第二輪評審。其中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9人,有34位院士來自高校。
楊德森教授作為我國最早從事矢量聲納技術研究的專家之一,長期從事水聲工程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在聲納技術和水中兵器聲隱身方面取得多項開創性成果,為追趕該領域國際先進水平提供了可能。他帶領的團隊研制成功我國第一臺矢量聲納。矢量聲納技術被稱為我國本世紀初水聲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創新技術,它的研制成功,為我國聲納技術的進步開辟了新途徑,對于改善和提高我國聲納裝備技術水平產生了巨大推進作用,促進了我國水聲國防事業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社會和軍事效益。
由楊德林教授、國際上最早研究矢量聲學技術的俄羅斯專家、哈工程洪連進教授合作出版的《水下矢量聲場理論與應用》,是我國水下矢量聲學理論與應用研究基礎性權威性著作,一經出版引起國際關注,迅速被美國出版界翻譯成英文。
【楊德森院士簡介】
楊德森,男,漢族,1957年4月生,黑龍江省穆棱縣人,1975年7月參加工作,1982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1977年考入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水聲工程系本科學習,1982年1月畢業并留校任教;2002年7月任哈爾濱工程大學副校長;2003年5月任哈爾濱工程大學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
長期從事水聲工程方面教學和科研工作,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我國聲學界最高學術成就獎馬大猷聲學獎。先后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7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3項;發表論文論著13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EI檢索收錄;共有國家授理專利36項,獲得授權專利15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4項,培養博士和碩士研究生64人。他所帶領的團隊獲教育部優秀創新團隊稱號,他所指導的學生曾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貼。獲國家和省部級多項榮譽稱號。
現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國家重大專項深海工作站專家組副組長、總裝備部潛艇聲隱身專業組專家、中國聲學學會咨詢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裝備部專家組成員、國家聲學標準化委員會委員、水聲技術國防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等職。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