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至26日,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指導,中國社科院、臺盟中央、全國臺聯、中山大學主辦,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臺灣史研究中心,中大歷史學系和我校承辦的“紀念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7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廣州舉行。來自大陸、香港、臺灣及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130余位專家學者及新聞出版界人士參會,收到會議論文80多篇。
開幕式上,中國社科院院長王偉光發表書面致辭,臺盟中央副主席陳蔚文、全國臺聯黨組書記梁國揚、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臺灣日本綜合研究所所長許介鱗、中國史學會會長張海鵬分別致辭。開幕式后,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陳小沖、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中心主任鄭海麟、臺灣世新大學教授王曉波、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李細珠分別作了主題發言。會議旨在通過兩岸專家學者們的共同交流討論,能夠從新的視角闡釋新觀點,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10月27至29日,由我校聯合中國社科院、中山大學主辦,我校客家研究院和粵臺客家文化傳承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承辦的“紀念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70周年學術研討會”專場“客家人與抗戰”學術論壇在我校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27日下午,來自大陸、臺灣、香港、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和學者近100人,齊聚我校國際會議中心,開展“客家人與抗戰”的學術探討。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兼中國史學會會長張海鵬研究員,我校黨委書記丘小宏、校長邱國鋒等出席論壇開幕式。本次論壇旨在銘記和弘揚客家先烈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英勇奮戰、捍衛家園的抗戰精神,以期深入開展客家文化研究。在開幕式后進行的學術報告中,與會專家和學者對“抗戰勝利后梅州籍人士在臺灣”、“臺灣北部客家人保土衛鄉的歷史傳統”、“兩岸客家人在臺灣抗日歷史上的重要貢獻”等學術問題進行了討論與交流。
會議期間,與會學者先后考察了梅縣區雁洋鎮葉劍英元帥紀念園、福建永定縣下洋鎮愛國客家華僑胡文虎故居、蕉嶺縣文福鎮淡定村抗日英杰丘逢甲故居等地,充分領略了客家人在抗戰及臺灣光復過程中發揮的歷史作用和社會貢獻。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