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南京財大學生出書《戰火與記憶》致敬抗戰老兵

          首頁 > 

          高教

           > 南京財大學生出書《戰...

          南京財大學生出書《戰火與記憶》致敬抗戰老兵

          12月11日,在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來臨之前,由南京財經大學20名大學生為抗戰老兵出版的圖書《戰火與記憶》成功發布。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歷史永遠不能被遺忘。”在發布會上,編著這本書的“敬禮,老兵”學生團隊負責人張賽感慨說。

          “我們尋訪到31位老兵,記錄了他們對8年抗戰的歷史口述。每一位老兵的故事,就是一段抗戰史:從投筆從戎的參戰歷程,到戰時前方的浴血奮戰、后方醫院的生死時速,再到日軍投降后老兵見證整個南京城久違的歡樂場景。”張賽介紹說,這本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整整有35萬字,除了有每一位老兵的口述歷史之外,還有學生們的記者手記和出書的心路歷程感想。

          此外,江蘇省黃埔同學會會長、97歲的老兵張修齊為這本書題詞作序。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當代新聞史學界泰斗方漢奇先生,也被大學生們為老兵出書的精神所感動,欣然為這本書寫下了推薦語,贊揚這本書是對抗戰勝利七十周年最好的紀念。

          除了這本書之外,學生們還將老兵們的手印設計成畫冊。冊子里有31位老兵鮮紅的手印,還有他們顫抖的手寫下的姓名以及當年他們所在的部隊番號。

          “夢中抹不去硝煙彌漫,耳畔停不下槍炮雷鳴,紛飛的戰火化為永恒的記憶。正如這本書的封面上寫到的這句話一樣,我們希望這本《戰火與記憶》還原那些平凡老兵們的8年抗戰史,讓他們不被遺忘!”團隊的另一負責人龔晨霞告訴記者。

          其實,在為老兵們出這本書之前,“敬禮,老兵”團隊前期已經做了大量工作。2013年12月,吳春祥、張修齊、馮宗堯和程云等4位抗戰老兵,通過媒體向國人致歉“對不起,當年我們沒守住南京”,讓當時團隊最初的負責人袁啟斐感觸頗深。袁啟斐是南京財經大學新聞學院2011級畢業生,就是因為在媒體的一段實習經歷,他才萌生了記錄抗戰老兵口述歷史的想法。之后,他組建了“敬禮,老兵”團隊,為老兵拍肖像照、拍紀錄片。在去年的“九一八”紀念日,團隊制作的由9位老兵的故事串聯而成的紀錄片《敬禮,老兵》,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使得無數人開始關注和重視抗戰老兵這個群體。

          “紀錄片放映后,我們開始憂慮起來。當時我們手上已經搜集了近10萬字的文字稿,所以特別希望能繼續為老兵出書,但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隊員都要準備畢業找工作,很難再由我們做下去了。于是,我們呼吁更多熱心的有能力的學弟學妹來接棒我們的工作,為老兵出書!現在出這本書的團隊,包括從2011級到2014級4個年級的20名同學。”袁啟斐說。

          “出這本書,與其說我們在記錄一群平凡老兵的故事,不如說是這群老兵在一次次教育我們。”張賽說。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