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識判斷
梳理2016年京考的行測常識判斷模塊,不難發現,常識依然延續著穩中求進的命題趨勢--在各板塊知識點總體平穩的情況下繼續加大對時新熱點、依法治國、民生保障等領域的考查。這樣的命題思路更加要求各位考生做到以不變應萬變,要淡定,表緊張!以下北京華圖教育為各位考生系統梳理此次京考中常識判斷那些熟悉的陌生人。
(一)時政京情不可撼動
京考常識判斷中多年來出題量名列前茅的首推時政,今年同樣不例外。今年的時政題目高度貼合當下的熱點詞匯,如十三五規劃大國外交反腐倡廉諾貝爾醫學獎,京情中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基本公共服務世界遺產等字眼更是耳熟能詳。今年的常識中時政京情一如既往屬于大部頭。不過,值得一提是今年出現了兩道哲學類題目和一道以9?3閱兵為背景材料的抗戰史題目。哲學類題目的命題一般以名人名言、俗語諺語為背景,但今年的京考常識卻以深化改革一帶一路這樣的時新詞匯作為材料,不失為一種全新的思路。而以9?3閱兵為背景的題目出現在考試中自然是意料之中,體現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主題。這就提醒考生在復習備考的時候要真正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二)法律部分不可小覷
法律類題目在京考常識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今年的考試可能會讓各位考生內心小小的忐忑。除了鐵打不變的憲法和行政法之外,今年的常識更多考查了和國家機關及公務員自身相關的法律類題目,如《公務員法》《預算法》《繼承法》等。法律部分的上升恰恰體現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有序推進,這部分在備考過程中不容小覷!
(三)經濟人文趨于穩定
經濟類題目在今年考查的不多,題量也和去年基本持平,重點放在了經濟體制改革這個話題上。如今年考查的經濟結構調整及政策性銀行調整都是今后經濟體制改革的領域。人文類題目的題量也和去年相當,并且一如既往的體現常識,檢驗各位考生的知識儲備與日常積累。
(四)科技出題靈活多樣
科技板塊在今年的常識中題量有所降低,基本上是去年的一半。考查的題目也多和中國以及人類的生存環境密切相關,如哥德巴赫猜想屠呦呦太陽系厄爾尼諾現象。提醒各位考生在復習過程中關注和中國以及人類命運息息相關的科技時新知識。
(五)公文考查淡出視野
熟悉京考常識的考生可能會留意到一個細節--近兩年的公文題不見了!從去年延續到今年,公文類題目的出題量都是0!因為公文類題目基本上依靠背誦記憶,這也體現出命題人的意圖--淡化死記硬背,注重理解運用!
二、言語理解與表達
京考言語部分共35道題,這是近幾年來一以貫之的主線,今年依然如此。但在今年的京考言語中,出現了北京華圖預料之中的新情況,分成了5道片段閱讀和6篇文章閱讀的考查形式。
在歷年京考行測中,2013年和2014年是比較特殊的兩個年份,其中京考言語分成了5道片段閱讀和6篇文章閱讀的考查形式,其考查方式有向國考靠攏的趨勢。但是2015年的京考言語卻又恢復了7篇文章的考查方式,再一次回歸到了2013年以前的狀態,可謂是一朝回到解放前。據此,北京華圖在今年的京考行測言語的面授課程和直播課程中一直強調:一定要片段、篇章兩手抓,兩種題型都要重視。果然,不出所料,2016年的京考中,命題人再一次創新,重現了13年、14年的新情況,分成了5道片段閱讀和6篇文章閱讀的形式來進行綜合考查。
從2013年-2016年的京考言語考情變化來看,命題人在題型設置上一直在嘗試微創新。根據考生的切實感受,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京考言語--變臉像翻書一樣快!
同時,在2016年的京考言語的篇章閱讀中,再一次出現了公文類文章,其中涉及的題型,如:本文的公文類型是什么?考生乍一看會覺得非常棘手,如果此時士氣大落,勢必會影響對后面文章的理解。而后面的文章類型及題型設置很常規且難度不大!值得驕傲的是,在北京華圖今年的京考長班型的面授課程中,曾著重對公文類型進行了強調,相信各位華圖考生們對公文類文章也不陌生。
此外,在今年的篇章閱讀中,有幾道題目的問法和思路頗似判斷推理,這跟2015年京考的其中一篇考查方式是類似的。例如:以下哪項發現可以最有效地支持外來物種入侵導致樹木滅絕的假說?這種綜合能力式的考察,與北京華圖的授課思路是完全一致的,從考生角度去體驗,想必也頗有一番風味。
諸如此類的微創新在京考言語中屢見不鮮,由此也可見,命題人的用心良苦。
三、判斷推理
2016年的北京公務員行測考試中判斷推理部分總體題量保持不變,與往年常規題量相同,總量為30題,其中圖形推理5題,演繹推理15題,定義判斷10題,題型分布亦與往年保持一致。
但是,從具體題目來看還是有一些變化的,比較明顯的變化有以下2點:
1.圖形推理中,首次出現了分組分類題目。
在國家公務員考試當中,分組分類題目自2011年開始,成為固定的考試內容,每年有5題,而之前北京公務員考試沒有出現,此次雖然難度不大,但5個圖形推理中,出現三個分組分類題,本身是題目變化的強烈信號,從題型改變上來說可能會對考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
2.定義判斷具體題型進行了調整加強
在以往的京考當中,定義判斷主要以單定義的形式出現,這樣對于答題速度和閱讀量來說都比較簡單,但今年題目中出現了一些多定義的題目,考生需要從眾多定義中找到符合要求的定義,或者答案和題目定義一一對應,都可能降低學員的答題速度。
四、數量關系和資料分析
針對北京事公務員考試行測中的數量關系和資料分析的試題,北京華圖特整理出本次考試數量關系和資料分析中與往年不同的地方,供考生學習參考。綜合來說,資料分析出題題型基礎,但問法新穎;數量難度進一步下降,未來應成為備考的重要組成部分。
資料分析部分:
今年的資料分析在知識點的考查上與往年基本上持平,但是增大了計算的難度,比如最基本的求基期量的題目中,增加了對于現期量的計算,在對增長率比較和增長量的計算的題型中,代之以年均增長率和年均增長量,出題比較追求創新,我們來看下下面這幾道題:
2016年京考-(題目來自考生回憶,與華圖無關)2015年1-6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54438億元,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65.1%,比1-5月下降0.3個百分點,同比增長11.4%。
2014年1-6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約為多少萬億元?
A.14 B.16
C.21 D.24
【分析】材料時間為15年,題干時間為14年,求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基期量,但是現期量是以給定部分和比重求整體的形式來求,雖然只是一步除法,但是對于分秒必爭的資料分析來講,無疑加大了其中的難度,嚴重拖慢了做題速度。
2016年京考-(題目來自考生回憶,與華圖無關)下列時間段中,哪個時間段內每萬人口中科技人力資源數年均增速最慢?
A.2005-2010 B.2006-2011
C.2007-2012 D.2008-2013
2016年京考-(題目來自考生回憶,與華圖無關)如圖中反映的均為年末數據,則十一五(2006-2010)期間平均每年本科及以上學歷科技人力資源增加約多少萬人?
A.150 B.180
C.200 D.440
【分析】雖然在問法上有點不同,但是年均增長率的比較和普通增長率的比較是一樣的,都是比較的增長量與基期量的比值,第三個題年均增長量的計算,其實只需要總的增長量除以年數即可,與我們在課上講的內容沒有差別。
數量關系部分:
今年的數量關系與往年相比,難度進一步下降,考查的內容也更多的以最基本的方程法為主,重點考查題型仍然是考查的重點,比如工程問題,行程問題和排列組合。除了難度以外,今年最大的區別在于,多年不見的溶液問題和邊端計數問題出現在了考卷上,但是考查的都是最基礎的知識點,如下所示:
2016年京考-(題目來自考生回憶,與華圖無關)將一千克濃度為X的酒精,與2千克濃度為20%的酒精混合后,濃度變為0.6X。則X的值為?
A.50% B.48%
C.45% D.40%
2016年京考-(題目來自考生回憶,與華圖無關)某單位兩座辦公樓之間有一條長204米的道路,在道路起點的兩側和終點的兩側已各栽種了一棵樹,現在要在這條路的兩端栽種更多的樹,使每一側每兩棵樹之間的間隔不多于12米。如栽種每棵樹需要50元人工費,則為完成栽種工作,在人工費這一項至少需要做多少預算?
A.800 B.1600
C.1700 D.1800
【分析】溶液問題和植樹問題雖然一直都不是京考考查的重點,但是最基本的公式上課都有所涉及。
綜上所述,京考中對于資料分析的考查依然以最基本最重點的知識點為主,部分題目計算量有所增大,數量難度進一步降低,所以以后計劃參加京考的考生應該對數量部分有所重視。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