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高一期末復習:必修一文言文知識梳理(附答案)

          首頁 > 

          高考

           > 高一期末復習:必修一...

          高一期末復習:必修一文言文知識梳理(附答案)

          期末考試即將到來,為了同學取得好的成績,為大家梳理了文言文知識重點!祝各位同學取得好成績。

          燭之武退秦師

          一、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多義詞。

          1.鄙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

          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

          敢竭鄙懷,恭疏短引( )

          2.許

          公曰:“……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

          雜然相許( )

          潭中魚可百許頭( )

          3.若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4.焉

          焉用亡鄭以陪鄰( )

          朝濟而夕設版焉( )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

          【答案】

          1.邊邑,這里用作動詞,是“以……為邊邑”/邊遠的地方/見識短淺/自謙之詞;

          2.答應/表處所/贊同/表約數;

          3.假如/似乎,好像/比得上;

          4.疑問代詞,何/兼詞,在那里/疑問代詞,哪里。

          二、指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活用情況并解釋。

          1.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

          2.越國以鄙遠( )

          3.既東封鄭( )

          4.與鄭人盟( )

          5.既東封鄭( )

          6.越國以鄙遠( )

          【答案】

          1.軍,名詞做動詞,駐軍;

          2.鄙,名詞意動用法,以……為邊邑;

          3.封,名詞使動用法,使……成為疆界;

          4.盟,名詞做動詞,結盟;

          5.東,名詞做狀語,在東邊;

          6.遠,形容詞做名詞,邊遠的地方。

          三、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并翻譯。

          1.夫晉,何厭之有?(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

          2.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

          3.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寡人之過也。( )

          譯文: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賓語前置句 晉國,有什么滿足的呢?

          2.狀語后置句 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并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

          3.省略介詞“于” 晉軍駐扎在函陵,秦軍駐扎在氾水的南面。

          4.判斷句 這是我的過錯。

          荊軻刺秦王

          一、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多義詞。

          1.見

          圖窮而匕首見( )

          未得與項羽相見( )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

          2.謝

          前為謝曰( )

          多謝后世人( )

          乃謝客就車( )

          阿母謝媒人( )

          3.假

          愿大王少假借之( )

          人多以書假余( )

          假輿馬者( )

          4.封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

          又欲肆其西封( )

          既東封鄭( )

          【答案】

          1.顯露/會見/表被動;

          2.道歉/告誡/辭別/拒絕;

          3.寬容、原諒/借給/借助;

          4.封裝/邊界/以……為疆界。

          二、指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活用情況并解釋。

          1.秦將王翦破趙( )

          2.頃之未發,太子遲之( )

          3.函封之( )

          4.發盡上指冠( )

          【答案】

          1.破,動詞使動用法,使……破;2.遲,動詞意動用法,以……為遲;3.函,名詞做狀語,用匣子;4.上,名詞做狀語,向上。

          三、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并翻譯。

          1.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

          譯文:________________

          2.荊軻有所待,欲與俱。( )

          譯文:_______________

          3.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

          4.群臣侍殿上者。(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5.嘉為先言于秦王。(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6.燕王拜送于庭。(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

          7.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8.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判斷句 今日去了而不能好好回來復命的,那是沒用的人。

          2.“與”后省略“之” 荊軻等待另一個人,想同他一起去。

          3.定語后置句 太子和門客中知道這件事的人。

          4.定語后置句 站在殿上陪侍君主的臣子們。

          5.狀語后置句 蒙嘉先替荊軻在秦王面前說好話。

          6.狀語后置句 燕王還在朝廷上舉行了拜送儀式。

          7.被動句 父母及宗族都被殺戮和沒收了。

          8.被動句 而燕國被欺侮的恥辱可以消除了。

          鴻門宴

          一、在括號內寫出下列句中劃橫線的通假字。

          1.距關,毋內諸侯( )

          2.張良出,要項伯( )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4.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

          5.令將軍與臣有郤( )

          【答案】關注高中語文gzyw11!

          1.“距”通“拒”,“內”通“納”;2.“要”通“邀”;

          3.“倍”通“背”;

          4.“蚤”通“早”;5.“郤”通“隙”。

          二、解釋下列句中劃橫線詞語的古義。

          1.沛公居山東時

          今義:山東省

          古義:________________

          2.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

          今義:因結婚而產生的夫妻關系

          古義:________________

          3.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今義:①出去和進來;②(數目、內容等)不一致、不相符的情況。

          古義:________________

          4.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今義:副詞,很

          古義:________________

          5.而聽細說

          今義:詳細說來

          古義:________________

          6.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

          今義:河北(南)省

          古義:________________

          7.再拜獻大王足下

          今義:又一次

          古義:________________

          【答案】關注高中語文gzyw11!

          1.指崤山以東;2.兒女親家,女方之父為婚,男方之父為姻;3.出、入是兩個詞,指出去、進來;4.指意外的變故;5.小人的讒言;6.黃河以北(南);7.兩次。

          三、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多義詞。

          1.顧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

          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

          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

          顧計不知所出耳( )

          2.勝

          沛公不勝杯杓( )

          刑人如恐不勝( )

          予觀夫巴陵勝狀( )

          百戰百勝( )

          3.辭

          卮酒安足辭( )

          大禮不辭小讓( )

          停數日,辭去( )

          4.道

          道芷陽間行( )

          行軍用兵之道( )

          不足為外人道也( )

          于是廢先王之道( )

          5.急

          良曰:“甚急!”( )

          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

          大王必欲急臣( )

          6.為

          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

          竊為大王不取也( )

          君王為人不忍( )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

          何辭為( )

          【答案】關注高中語文gzyw11!

          1.顧及,考慮/回頭/拜訪/但,不過;2.承受/盡/優美的/勝利;3.推辭/計較/告別,告辭;4.取道/方法,措施/說,談論/主張;5.緊急/著急/逼迫;6.動詞,出,制定。讀“wéi”/動詞,以為。讀“wéi”/動詞,做,擔任。讀“wéi”/動詞,是。讀“wéi”/句末語氣詞,呢。讀“wéi”。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活用情況并解釋。

          1.沛公軍霸上( )

          2.沛公欲王關中( )

          3.籍吏民,封府庫( )

          4.范增數目項王( )

          5.刑人如恐不勝( )

          6.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

          7.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

          8.吾得兄事之( )

          9.常以身翼蔽沛公( )

          10.項伯殺人,臣活之( )

          11.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 )

          12.拔劍撞而破之( )

          13.此其志不在小( )

          14.素善留侯張良( )

          15.沛公今事有急( )

          【答案】關注高中語文gzyw11!

          1.軍,名詞做動詞,駐軍;2.王,名詞做動詞,稱王;3.籍,名詞做動詞,登記;4.目,名詞做動詞,看;5.刑,名詞做動詞,施刑;6.王,名詞使動用法,使……為王;7.夜,名詞做狀語,在夜里;8.兄,名詞做狀語,用對待兄長的禮節;9.翼,名詞做狀語,像翅膀一樣;10.活,動詞使動用法,使……活;11.從,動詞使動用法,使……跟從;12.破,動詞使動用法,使……破碎;13.小,形容詞做名詞,小的方面;14.善,形容詞做動詞,友善、交好;15.急,形容詞做名詞,危急的事。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并翻譯。

          1.大王來何操?(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

          2.沛公安在?(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

          3.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

          4.吾屬今為之虜矣!(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

          5.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

          譯文:_______________

          【答案】關注高中語文gzyw11!

          1.賓語前置句 大王來時攜帶了什么禮物?

          2.賓語前置句 沛公在哪里?

          3.判斷句 奪取項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

          4.被動句 我們這些人都會被他俘虜!

          5.被動句 否則,你們都將被他俘虜!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