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的開展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井岡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展課外實踐教學,通過帶領學生上井岡山、興國等紅色故地,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途中我們也偶遇各地來到井岡山緬懷先烈、感受紅色情懷的游客!
第一站: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
當我們進入到吊唁大廳看到毛主席犧牲的先烈們所題寫的死難烈士萬歲這六個字時,心情無比凝重,然而老師說:共有48000余人犧牲,但是知道姓名的僅15744人。還有更多犧牲的烈士連姓名都沒有留下。我們通過三鞠躬表達對死難烈士的緬懷。
一塊塊碑刻著黨和國家領導人、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及著名書畫家、作家和知名人士的題詞。這些題詞也將寫進每一位來過此地的中華兒女心中。
第二站: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進入博物館,跟著老師唱起《雄偉的井岡山》,我們心潮澎湃,隨著講解員的講解,我們對這段歷史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進入一個個展室,可看到非常豐富的革命文物。有當年的蘇維埃政府印章和公文,戰士們穿過的軍裝,戴過的軍帽和扁擔等珍貴的歷史遺物。那段艱苦的歲月無法想象,但是卻又仿佛也經歷著那段軍民魚水交融的時代。
要想從我嘴里得到你們所需要的東西,除非日從西方出,贛江水倒流!在耳際響起,伍若蘭寧死不屈的事跡回蕩在腦海。戰爭勝利以后,朱德重上井岡山,他臨下山時,什么也不要,只帶走一盆井岡蘭!這是一盆永不凋謝的井岡靈蘭!她香飄萬里,長青萬年!
雕像或是蠟像都逼真地向我們還原了戰爭千鈞一發的緊迫感與生命岌岌可危的緊張感,然而我們看到的是戰士們的英勇無畏與向前必勝的決心!
場景令我們身入其境,過去的我們來不及參與,只愿我們的勇氣和決心,能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創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三行字熠熠生輝。這正是我們一直尋覓的井岡山精神!注視著那三行紅色的大字,我們更有把井岡山精神運用于生活與學習中的決心!久有凌云志,初上井岡山。想必我們還會再上井岡山,重走紅軍路!我們也堅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