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工大之江學院的“模型工場”里,放著學生精心制作的建筑、園林等模型。原本用電腦軟件繪制效果圖,如今都有實體樣子了。“做模型的過程中,動手能力提升了,對建筑的空間感、選材等也有了更直觀的體驗。”建筑學1302班潘喆說。如今已讀大三的他開始成為專業老師的小助手,承接校外部分業務。
正是得益于動手能力的提高,在2015年全國大學生建筑模型大賽中,之江學子脫穎而出,獲得全國銀獎。近年,之江學院的課堂從教室延伸至實驗室、實訓中心、校外企業。目前,學院已建立起8個較完善的校內實訓中心,學生實訓實習的課時占專業總課時的比例達到30%以上。隨著應用型建設的推進,像信息學院這樣的校企合作模式正在多個學院擴展。
隨著應用型建設深入,“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成為重中之重。為了激勵培育更多“雙師型”教師,之江學院成立了“雙師型”教師資格認定委員會,并出臺了“雙師型”教師資格認定辦法。學院同時引進外部師資,在中旅(旅游)學院,大部分專業課“一課雙師”:按60%院內老師、40%業界人士授課的方式進行,補足教師在實際業務上的不足、業內人員對理論知識的不足。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