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南京大學教授陳雅到華中農業大學談閱讀與治學

          首頁 > 

          人才

           > 南京大學教授陳雅到華...

          南京大學教授陳雅到華中農業大學談閱讀與治學(圖)

          南京大學教授陳雅到華中農業大學談閱讀與治學1

          陳雅教授談治學

          南京大學教授陳雅到華中農業大學談閱讀與治學2

          12月22日晚,南京大學教授陳雅做客華中農業大學圖書館5樓匯雅書邨,與學子共話治學門徑,九流有別,并分享了自己對新時代的閱讀與治學的看法。

          治學是一種設定了目標的學習,不同的目標去實現時有各自的規范和要求,我們應該做到更有功利、有績效。陳雅認為,閱讀和治學是密不可分的,探究知識研究學問最好的方式就是閱讀。

          她把閱讀分為信息式閱讀法、作品閱讀法、經典著作閱讀法、麻醉性閱讀法四種,這四種方法適用于不同的階段,各有各的優點。比如信息式閱讀法,俞敏洪剛上大學時,發現自己閱讀量和同學相差太大,他就采用這種方法,每本書他只讀濃縮本或者是梗概,同樣能收獲很多。陳雅表示,這種方法雖然速度快,可是并不經過仔細的閱讀,會造成視野的局限性。

          麻醉性的閱讀法便是沉醉于書中的世界并將自己帶入其中,陳雅表示,這種方法對時間的要求尤其高,如果大一大二學業任務不重的時候,采取這種閱讀方法是能有很大收獲的。閱讀成本=時間成本+體力成本+金錢成本+選擇成本,她表示,大學生要有意識有選擇的讀書。

          文獻這個詞最早出自《論語》,這也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出現這個詞。陳雅表示,文獻不只是紙質的文獻,現在已經有了非紙質的文獻,比如縮微文獻,光盤等。縮微文獻就是指大家平時看到的古代珍貴文獻的縮印版本。

          文獻促進人類與社會間的溝通,維持社會系統的動態平衡,參與了社會溝通與反饋的文獻循環,建立共同的社會規范和社會交往機制,影響社會變遷,是實現社會控制的一個重要的自我組織系統。說完了古代的文獻,陳雅開始講述當今電子文獻,由紙質到非紙質,是媒介的改變。然而閱讀不僅僅依靠媒介,更需要的是延伸。

          問津知識之門,陳敏提出了同錄方法、索引方法和文摘方法等三種方法。她還介紹了一些很有名的數據庫,并告訴大家如何更好的利用這些資源,為自己的學習添磚加瓦。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