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武漢紡織大學:“大學老師進村家訪,頭一遭”

          首頁 > 

          高教

           > 武漢紡織大學:“大學...

          武漢紡織大學:“大學老師進村家訪,頭一遭”

          武漢紡織大學建家校共育學生工作機制

          “大學老師進村家訪,頭一遭”

          “咱們村子出了不少大學生,可大學老師進村里做家訪,還是頭一遭呢。”近日,武漢紡織大學學生家長、家住湖北省陽新縣的80歲老人王詠清笑著告訴記者。

          2015年12月,武漢紡織大學開展以“走出校門,走進家門,精準扶貧送溫暖”為主題的系列家訪行動,對學校近40名經濟困難且品學兼優的學生及家庭進行走訪慰問。走訪中,教師不僅為每個家庭送去1000元慰問金和慰問品,還實地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傾聽學生和家長對學校的建議,幫助學生制定學習成長發展計劃。

          “我是第一次以老師的身份進行家訪,一走進學生家門,看到破舊的房屋、雜亂的家具和墻壁上貼滿的紅色獎狀,心里挺感慨的。”武漢紡織大學輔導員祝捷說起家訪,仍然記憶猶新。

          家住陽新縣的大學生小方(化名),父母去世,從小就和外公外婆一起相依為命,懂事的他從不亂花一分錢,學校一放假就回家幫老人干農活兒。

          “孩子平時從不亂花錢,上大學每月才用400元不到的生活費,寒暑假還經常去村里工地上幫忙干力氣活兒掙錢。”小方的外婆說。

          走訪中,武漢紡織大學學生工作部副部長曾令玉拉著家長的手說:“孩子們在學校,請咱們家長放心,學校會繼續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保證孩子安心學習、順利畢業。”

          在武漢紡織大學,像小方這樣受到幫助的學生還有很多。家住紅安縣的小王,父親遭遇嚴重車禍,昂貴的手術費用讓本就不寬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家中有70多歲的爺爺奶奶,一家人的生活及兩個孩子上大學,所有的重擔全靠母親一人做農活兒支撐維持。

          生活的艱辛并沒有讓小王這個90后消沉,反而讓他的心態變得更加豁達。“不吃苦中苦,怎為人上人”,是小王最喜歡的一句格言。“老師給我申請了學院實驗室的勤工助學崗位,我既可以做實驗,圓我的科研夢,又能打工貼補零用。我覺得自己已經很幸運了。”小王說。

          面對家長們的期望,做家訪的教師們一邊反饋受訪學生在校的學習和生活狀況,一邊向學生家長介紹國家和學校各類資助政策。“家訪工作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希望通過家訪,把學校的關懷送到學生家中,加深對困難學生的了解,建立家校共育的良好學生工作機制。”武漢紡織大學學生工作部部長金艷說。

          “好的政策,只有接地氣,才能冒熱氣。”武漢紡織大學黨委副書記劉在洲說,這次家訪是一次探索,學校將堅持年年走下去,打通學校和家庭的“最后一公里”。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