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時代小學三年級學生呼吁父母: 我比手機更重要!

          首頁 > 

          地方

           > 時代小學三年級學生呼...

          時代小學三年級學生呼吁父母: 我比手機更重要!

          互聯網+時代下,智能手機占據了人們越來越多的時間和空間,久而久之,誕生了一個新的族群——“低頭族”。

          不久前,本報曾經做過調查發現,30%的家長玩手機比和孩子聊天時間長(詳見2015年12月1日教育新聞《手機、Ipad正成為親子時間“殺手”》),引起了讀者和網友的熱議,不少老師、家長也在自我反思:是否在不知不覺中,自己也加入了“低頭族”?

          前幾天,我們在時代小學做了一項主題為“您與手機VS您與孩子”問卷調查,對象是學校一至六年級家長,共收到有效問卷441份。調查結果讓人大吃一驚:和孩子相處時,九成家長會看手機,八成家長會被手機打擾,半數家長會把手機給孩子玩。

          家長幾乎被手機“綁架”親子時間也未“幸免”

          從對家長的調查結果看,與孩子相處時,93.2%的人會看手機。其中,經常看手機的有121人,占27.44%。

          看手機的時間也有統計:245人表示時間在1小時內,占55.56%;59人表示隨時都會看,沒時間限制,占13.38%。

          還有很多時候,也許并不是家長主動拿起手機。例如,362人表示,當自己和孩子說話時,會被電話或消息打斷,包括手機里的短信、微信、QQ等,人數占到82%以上。其中,312人表示這樣的情況偶爾發生,48人表示經常發生。當家長和孩子在一起時,282位家長表示,幾乎不會當著孩子的面玩手機,占63%以上;159位家長表示會當著孩子的面玩手機游戲,占36%。

          從數據看,家長用智能手機上網、玩游戲、查看消息等,是常見的事,同時手機也始終存在于親子交往中。那么,這是否意味著,對于智能手機,家長始終持包容樂觀的態度?

          其中一項數據很有趣:問題是“您對于孩子接觸手機的態度是?”,341位家長“比較反對”,比例達77.32%!這說明,雖然家長經常使用智能手機,但卻不希望孩子接觸。

          那么,現實情況又如何呢?再看另一組數據:當家長因忙碌而無法陪伴孩子時,228位家長表示會把手機給孩子玩,比例超過50%。

          一邊反對孩子接觸智能手機,一邊又因為自身忙碌而把手機交給孩子玩。對待智能手機,家長們有許多矛盾和無奈。

          “關機”1小時家長能做到嗎?

          看到調查報告,時代小學校長唐彩斌很受觸動,不僅僅是因為那么多家長的親子時間被手機打擾,更重要的是,他也是其中一員。

          “這段時間,我們也在自我反思。”唐彩斌回想起自己和孩子相處時的場景,當父子倆在家里交流一天的學習生活時,如果恰好電話來了,自己是怎么處理的,“有時我們會覺得這是工作,沒辦法,一定要接。但這確實影響了我們的親子交流。”

          有人曾經算過一筆賬:假如我們現在30歲,如果活到80歲,還有50年可以和手機在一起,只要我們拿起它,它隨時在身邊;如果我們的孩子長到10歲、12歲、16歲,他們會越來越需要自己的空間,不再“糾纏你”,不再“無理取鬧”讓你陪他,不再央求你講個故事陪他入眠……

          殘酷的真相是:手機可以50年如一日陪你,而和孩子的親昵時光卻一去不復返。

          因此,對于學生提出的“每天放下手機一小時”提議,唐彩斌覺得非常有意義:“家長在這一小時里全身心投入地陪伴孩子,不受外界打擾,相信這段時間會非常美好。”

          信息時代,家長關機一小時會有多大效果?唐彩斌認為,就像“無車日”一樣,希望每周一小時的行為,喚醒家長的意識,不再做“低頭族”,不要被手機“綁架”。

          三年級學生發起倡議:“放下手機,多陪孩子!”

          這是問卷調查結束后,時代小學三年級學生徐熙昊寫下一篇名為《我比手機更重要》的作文。

          言語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幸福的家庭,這里沒有QQ,沒有朋友圈,沒有手機游戲,有的是溫暖的陪伴。孩子們要的其實很簡單,而這,也就是生活最本真的模樣。

          我比手機更重要

          三(4)班徐熙昊

          前幾天,我在校園網上看到一幅有趣的漫畫。一位爸爸將頭塞進一只手機內,任憑孩子在一邊哭喊著拉他,就是不拔出來。真是的,管小孩多煩呀,哪有手機好玩呢?

          我看了哈哈大笑,卻又覺得這個孩子很可憐,沒人陪他。

          在我家,就不是這樣。我爸爸媽媽的工作都很忙,可他們一回到家,就會花很多時間陪我。我在做作業時,他們就在一邊靜靜地看書,當我遇到問題時,他們就會跟我一起探討,幫我解答;有些不確定的,他們還會查一下資料,盡量提供準確的回答。課余,老爸經常陪我踢足球、騎車、爬山;媽媽和我一起做手工,還跟我探討廚藝。因為我愛吃,所以我們還常常做些零食點心。每當廚房里飄出各種各樣的香味時,我和老爸的脖子就伸得長長的。媽媽常說,只有當我睡了,才是她自己的時間,那時,她和爸爸才一起喝喝茶,聊下天,看會兒電視。

          雖然他們也經常批評我,有時也朝我大吼幾句,但生活在這樣一個家里,我感到很幸福。

          因此,我想對所有爸爸媽媽發出倡議:

          1、在家里,請每天放下手機一小時,陪孩子看看書、玩玩游戲。

          2、吃飯時,請不要拿出手機玩游戲,讓孩子在一個歡樂的餐桌上愉快的用餐。

          3、多陪孩子玩,多幾次集體出行,多幾次愉快散步,多和孩子談談心。少接觸手機,少上微信和QQ,最好是不要上。

          為了讓每個孩子有一個幸福美好的家庭,請各位父母放下智能手機,擁抱世界,多陪陪孩子們!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