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大連理工大學有這樣一支年輕的科研團隊

          首頁 > 

          高教

           > 大連理工大學有這樣一...

          大連理工大學有這樣一支年輕的科研團隊(圖)

          這是一支2003年成立、從事國際前沿學科生物醫學工程學研究的年輕團隊,所在生物醫學工程系,除電信學部副部長、系主任邱天爽教授外,團隊其余15名教師均在30、40歲上下,幾乎都是外來引進,具有多學科學習、海外留學與工作經歷,他們個個生氣勃勃,充滿活力和創造力,教授5人、副教授9人,已承擔了2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是一支有著無限可能和希望的科研團隊。

          大連理工大學有這樣一支年輕的科研團隊1

          引得進 :學校的誠信使我選擇了大工

          生物醫學工程學科是用儀器、設備、材料來解決生物醫學問題,這是一個多學科交叉學科,在大連理工大學涉及校內多個學部院系,學校抓住國家發展生命科學機遇,以生物醫學工程系為本體,大力加強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建設。

          發展新學科,人才是關鍵。引進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我們學校由于條件所限,單憑給人家的待遇沒有競爭力,我們要做長期細致的工作。大連理工大學校長郭東明院士號召全校廣大教師承擔起引進人才的責任。

          大工招聘人才的模式,在我了解中,對于應聘者應該說是最有誠信的。2013年12月從芬蘭回國的叢豐裕深有感觸地說。在國外聽說國內少數高校與留學人員口頭上允諾的待遇、條件,在本人來校后不兌現,讓叢豐裕對來大工存有顧慮,后來,他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領域內專家、學校面試,當場打分,而且評審結果在人事處網站對外公布,他感受到學校組織管理的嚴格、透明、公正。

          我回國不是看重待遇,如果沖錢去,深圳一家給我500萬,大工雖然給不了我這么多,但學校嚴謹務實的校風讓我選擇了大工。

          講事業、談發展、憑感情、重制度;電信學部出政策、拿實招,系里上下見行動,邱天爽、劉海龍等教授延攬人才誠心誠意

          問洪昕回國為何選擇大工,她說:我們是奔邱老師來的。

          叢豐裕回國前因探親來大工看看,其實是在選擇學校。邱天爽和劉海龍知道后主動聯系他,之后與叢豐裕保持郵件聯系,我還沒開口,邱老師和劉老師就把我想問的問題作了介紹。

          從2010年,邱天爽和劉海龍就與還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工程學院攻讀博士后的劉波聯絡溝通,2012年劉波回國后不久便來到大工。

          留得住:在這里沒有學科壁壘

          洪昕來校前在英國劍橋大學工作,來校后,學校為支持她科研工作,經校長特批,單獨撥款立項、建設生物納米光電影像實驗平臺。

          同樣,為支持劉波,學校啟動985三期追加平臺,搭建系統生物醫學健康工程實驗室。如今,劉波科研取得重大成果,在國際上首個發現細胞在外加機械力作用下發生遷移的直接動力,實現了細胞膜上的表面張力變化與傳遞的可視化,對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華裔科學家錢永健的研究作了進一步的拓展。

          洪昕、劉波均表示:在這里我們盡可以發揮所長,沒有學科壁壘,曹暾表示:這里寬松的學術環境與國外很像。

          邱天爽是年輕人的主心骨。為年輕教師跑實驗室、幫著招收學生、安排課程;曹暾剛來時沒有學生,系里為他選擇了成績最好的學生。

          邱天爽是年輕人的榜樣。曹暾說:一年365天,邱老師幾乎每天是大樓里來得最早的一位,雷打不動,大年三十我來辦公室取東西還看見他,在國外,許多大牌教授都喜歡呆在實驗室很長時間,其他人當然得更加努力。

          壓擔子,挑起學科建設的重任。覃開蓉、洪昕兩教授,承擔了生物醫學信息與儀器技術學科方向的負責人;劉波教授、曹暾副教授,承擔了生物納米光電技術學科方向負責人;叢豐裕教授,承擔了腦科學與腦疾病研究學科方向負責人。

          前不久,校長郭東明院士來系里座談,聽到洪昕等幾位教授科研工作取得重要進展,一句我支持你們讓年輕教師倍受鼓舞。

          研究生院、人事處、資產管理處、財務處等職能部門協同推動,鼎力支持

          學校擬騰出大塊面積為年輕教師解決實驗場地不足問題;為年輕教師特批增加研究生招生名額;為生物醫學工程系設立基本科研業務專項經費,撥款120萬予以持續支持;人才引進特事特批。

          發展好:成名要趁早

          拿大項目、獲大成果、得大獎,學校的支持與期盼,使年輕教師更加雄心勃勃,沖頂學術高峰。

          大連理工大學有這樣一支年輕的科研團隊2

          洪昕的生物納米光電影像實驗平臺,其檢測靈敏度和檢測尺寸正在沖擊著國際前沿。她和英國劍橋大學同仁聯合申請的英國皇家科學學會和我國國家基金委合作項目,正在兩所大學發揮著作用。

          劉波一直從事細胞的應力機械轉導領域的研究,已在《自然報道》等國內外發表高水平論文約70余篇。

          叢豐裕思維活躍,善于學科間的知識整合,具有能動學、機械學、數學、信息學等多學科學習背景,2013年回國后就出版了英文專著。他積極開展與國際同行間的合作交流,與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美國耶魯大學、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等,聯合發表高水平論文、申請國際合作項目、合作舉辦主流國際會議。

          30出頭的曹暾笑談成名要趁早,2010年英國倫敦大學博士后回國后,為研究用光鑷手段對納米粒子進行操縱和捕獲,他征得曾經留學的布里斯托爾大學導師的同意,借助那里的實驗設備,經過近兩年的努力,終于在癌細胞早期預警檢測的研究上有了重要突破,走在了國際前列。

          為開拓學科前沿和滿足國家需求,這支年輕的科研團隊在奮力打拼著。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