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首歌曾這樣唱過,
憶昔開元喧盛日
天下朋友皆膠漆
眼界無窮世界寬
安得廣廈千萬間
猶記盛唐氣象,絲路繁忙,從東方到西方,放眼寰宇各國,都曾紛紛派出無數的遣唐使,來到長安,進行國際間的友好交流。
在今天的長安大學,也活躍著這樣一個群體:他們是二十一世紀的遣唐使。他們就是長安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的留學生們。
國際教育學院自1956開始招收留學生,至今已有50余年的歷史,是教育部批準的首批招收中國政府獎學金生院校之一,也是我國最早承擔援外教育和首批招收港、澳、臺學生的高校之一。先后培養美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越南、坦桑尼亞、也門、哈薩克斯坦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3000余人。
小瀾近期對來自五個國家的10位留學生代表進行了專訪。今天就讓小瀾帶大家走進留學生們的世界吧!
來自剛果(布)的王子(左)、李成(中)、馬偉(右)
來自剛果(布)的王子同學說,他們當地有好多中國人,也有很多中國人開的大超市,來中國之前,他很想和那些中國人交流,但是卻感覺中國人很高冷,不愿與人交談。但是我來到中國以后才發現,不是我想像的那樣,中國人對我就像對一個中國人一樣,我能和每個中國人開玩笑,從小孩子到老人。我很高興,我忘了我以前的想法。
來自哈薩克斯坦的奧莉婭
哈薩克斯坦姑娘奧莉婭說,她印象中的中國是一個古代國家,人們身著唐裝漢服,生活在古老的城堡中。來了之后發現,中國也是一個現代國家。
來自也門的伊布(左)
我來中國之前看過很多成龍的電影,我也是李小龍的粉絲,也門男孩伊布笑著講起了剛來中國時的尷尬經歷,我以為中國人都會功夫,都很會打,我在大街上,向他們學功夫,他們都不理我,他笑了笑,說太不給面子了。
留學生們帶著各自的想象來到中國,開始了自己在長安大學的求學生涯。來這里之后,氣候、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又成為了留學生們面臨的最大挑戰。
除了第一次用筷子吃飯,來自剛果(布)的馬偉笑著說起了剛來中國時,因為文化差異鬧的一個小笑話,在我們那邊,對女生說你很漂亮、我喜歡你時,她們會很開心;在中國,女生聽了會很不好意思(笑)。還有,中國人很客氣,我們一般打招呼時都會拉手,但是在中國,如果見到一個女生,不能隨便摸女生的手,抱抱更不行(笑)。
剛來中國的伊布不知道怎么坐地鐵,因為口音問題,與他人交流非常困難。哈薩克斯坦姑娘思雨表示,剛來時經常迷路,特別感謝熱心指路的人,而現在出門,已經學會了使用百度地圖(笑)。她的美女老鄉,愛卡開玩笑說,自己剛來時,買鞋子常常找不到大號的,現在幸虧有了淘寶,有了雙十一。
王子說起了一件難忘的事,剛到中國時,我連你好都不會說,有一次生病了,不知道該怎么辦,想念自己的媽媽,就哭了。后來沒想到,我的老師來到宿舍里看我,給我送藥,當時特別感動。
經歷了或長或短的磨合期后,他們逐漸習慣了在中國生活。但是留學的日子注定不會平淡,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又有了新的羈絆。
他們在學習中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和中國學生一起上課,很多地方聽不懂,特別令人懊惱。但是他們也在努力克服這些問題,為了能了解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他們上課必須要拿字典,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及時查詢。再有不懂的地方就去請教中國的老師和同學,他們都會很耐心地進行解答。
聊到盡興之處,大家的話匣子也漸漸打開,紛紛談起了在中國生活的點點滴滴。
去年秋天,馬偉的偶像加拿大人大山來到了長安大學。就漢語學習方面,大山老師給了他幾點建議多看書,多看中國的電視劇,跟中國人多交流。除此之外,馬偉醉心于中國的傳統文化,他最大的愛好就是打快板、練習繞口令,還特地拜了一位中國師傅。
剛果(布)男生李成的課余時間會在校園里跑步、踢球。在西安環城墻馬拉松賽中,他得過第六名的好成績。
三位吃貨說起西安的美食,紛紛停不下嘴來。納米比亞姑娘圖麗娜(中)愛吃糖醋里脊、肉夾饃,土庫曼斯坦的帥小伙兒李琦(右)最愛吃的是羊肉泡饃,伊布(左)則鐘情于烤魚、酸菜魚和大盤雞。
哈薩克斯坦的思雨,來自建筑學院,將來想做建筑設計師,喜歡畫畫,也愛中國的古典建筑。
伊布很喜歡中文歌《月亮代表我的心》。對于哈薩克斯坦姑娘雅娜而言,中國的電視劇則是她的最愛,她最喜歡的是軍事和神話題材。
四位哈薩克斯坦姑娘最常做的事就是結伴去鐘樓逛街~
王子最愛的中國電視劇是《西游記》,他說,我很喜歡孫悟空,因為他很厲害。但是他不懂很多生活上的道理。所以天上決定他需要一個師傅,來教他那些道理。總體上,他是一個好猴,是只好動物。(笑)
在中國生活,在長大長大。留學生們談起未來,談起夢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對人生的規劃。
熱愛學習的王子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霸,他說,我們國家有很多優秀的工程師都來自中國,我的夢想就是來中國學習知識,將來回到我的祖國做貢獻。中國也有句話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伊布說,我的家人如今都在四川,所以我一半是四川人,一半是阿拉伯人,他說他熱愛這里,將來會選擇留在中國。
雅娜和愛卡在經管學院學習物流管理專業。她們說,在古代絲綢之路就經過哈薩克斯坦,新的絲綢之路更是促進了中國和哈薩克斯坦的交流。她們愿意利用自己專業上的知識,找一份相關的工作,架好兩國友好交流的友誼之橋。
1388年前的貞觀時期,玄奘法師西行取經,榮歸長安,推動了文化交流的大繁榮。1388年后的21世紀,各國留學生們作為中外交流的使者,懷揣著夢想,來到了玄奘譯經的大雁塔之下、來到了太宗接塵的渭水之濱、來到長安大學深造,他們,是新絲綢之路上的取經人。
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
小瀾衷心祝愿留學生們在長安大學的學習生活能夠順利!我們也歡迎國際上的朋友們能多多來我校做客,了解中國、了解西安、了解長安大學!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