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一百多年來,交大人用知識和智慧創造累累碩果,譜寫了近現代史上的諸多第一。這是人才培養的智慧、科學研究的智慧、服務社會的智慧、為國爭光的智慧。新聞網特推出交大智慧專欄,聚焦交大人的智慧之光,展現交大人為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的重大貢獻。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藥學院Nicholas Andrew Butt博士與化學化工學院張萬斌教授合作在國際著名化學綜述期刊《化學會評論》(Chemical Society Reviews2015, 44, 7929-7967)(2014年影響因子33.4)上發表了題為Transition Metal-catalyzed Ally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s with Unactivated Allylic Substrates的封面論文。論文全面系統地總結了包括烯丙基醇、烯丙基醚和烯丙基胺在內的非活化底物的過渡金屬催化烯丙基取代反應方面的國內外研究成果,拓展了烯丙基取代反應的應用范圍,揭示了該研究領域的發展方向,對醫藥、農藥和生物等化學相關領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這是張萬斌教授團隊繼今年在《化學評論》(Chemical Reviews,2015, 115, 1622-1651)(2014年影響因子46.6)上發表綜述論文以來,再次在國際著名化學綜述期刊上發表論文。
烯丙基醇、烯丙基醚和烯丙基胺等非活化底物的過渡金屬催化烯丙基取代反應的研究近年來備受關注。一方面,以烯丙基醇為底物的烯丙基取代反應不但原料合成更為簡單,而且生成的副產物是水,從而為該反應的綠色化提供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方向。而烯丙基醚和烯丙基胺又以其穩定的特點而普遍存在于各種生物活性分子中,所以對上述官能團的進一步轉化利用也具有顯而易見的實際價值。但是長期以來,上述烯丙基底物的活化一直是一個難題和挑戰。此前,研究者們雖然也能利用質子酸或者路易斯酸活化上述底物,但同時也產生了工藝復雜性和反應適用性問題。近年來,張萬斌教授利用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手性催化劑以及一種簡單的溶劑參與的氫鍵活化手段,非常容易地解決了上述問題,而且在實現高產率的同時還能獲得很好的對映選擇性。相關成果他們已經發表了多篇頂級化學期刊研究論文(如:J. Am. Chem. Soc.2011, 133,19354-19357, IF = 12.1;Angew. Chem. Int. Ed.2014, 53, 6776-6780, IF = 11.3;Org. Lett.2014, 16, 1570-1573, IF = 6.4)。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是化學及相關學科最受人關注、排名最高的三大綜述期刊之一。它致力于發表非常有影響力的綜述文章,以全面、權威、重要和可讀性而著稱。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