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每一個工程學子來說,科創既是永不落伍的話題,也是日日思索的夢想。11月13日晚6點,經過所有工作人員的精心準備,由共青團哈爾濱工程大學委員會主辦,自動化學院承辦,飛思卡爾半導體(中國)公司協辦的哈爾濱工程大學第七屆極速挑戰智能車競賽在啟航學生活動中心一樓大廳順利開幕。
決賽:無數準備后的呈現
本次競賽的選手皆是經過長時間培訓與理論考核后篩選出來的優秀人員。他們經過了近一個月的硬件焊接、軟件編寫、電路調試、參數調整等實踐過程后完成了自己的智能車作品。最終110支隊伍順利晉級決賽。
本屆競賽延續了以往的傳統,設定了電磁組、光電組、攝像頭組三個組別的主賽場和一個創意組賽場。創意組每年有不同賽題,今年的賽題為迷你車和機械手臂,這種富有創意的設置,給對這方面感興趣的同學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的絕佳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同學們學習情況的不同,本次比賽將參賽選手分為進階組與初級組,進階組同學自行設計軟件程序,初級組同學根據學長的指導進行制作和調試。這樣橫縱向交合,使得比賽的賽制更加人性化。
一列列智能車在候場區整齊有序的排放,每一個編號都凝聚著一個團隊的興趣、承載著一份科創的夢想。為節省比賽時間,四組比賽同時進行,各有千秋。賽場上,每一組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比賽,為了保持賽道的光滑從而取得更快的成績,參賽選手都著塑料鞋套進入場地,并且不斷用毛巾擦拭賽道,不放過任何一個加快速度的辦法。賽場邊,待參賽的選手也爭分奪秒地進行著最后的調試。而賽場周邊志愿者時刻忙碌的身影更為比賽增添了一絲緊張和激烈。經過三個小時的激烈角逐,聯合隊、光雞隊分別以14.7秒、11.535秒獲得了攝像頭組、光電組的冠軍。
比拼:速度與激情的較量
極速挑戰,簡單的四個字已然突出了比賽的核心速度。所有的軟硬件調試,所有的理論知識,都是為了最后最快的較量。競技場上,每一輛智能車的飛速前進都引來觀眾的喝彩,選手間的較量也是波濤暗涌,各組選手間的成績更是相差不離,甚至只是零點幾秒的差距。
為了調試電路,我們連續熬了好幾個晚上了!看到我們團隊做的智能車完成比賽我們都很激動。一位參賽選手如是說。每一份作品都由一個團隊共同付出的汗水和心血鑄造而成,蘊含了太多的不易和艱辛。從開始的一知半解,到最后的智能車在賽場上急速飛馳,一切都是源于最初的那一份對于智能車、對于科創的激情。或許并不是每輛車都是最快的,但每一輛車都是每組選手心中的極速之車。
在所有選手參賽結束后,每組速度最快的四輛車被同時放入賽道展示。一聲令下,四輛車便以閃電般地速度飛馳而出,互相間你追我趕毫不相讓,使得現場觀眾連聲叫好。在賽道的小十字路口處兩輛智能車發生了激情碰撞,其場面仿佛一場智能車的華山論劍,更引發現場的連連驚叫和贊嘆。
極速挑戰,在這電光火石之間的,是一場心理素質的比拼,更是一場速度之間的抗衡,一場激情四射的較量。
展望:興趣與夢想的搖籃
激烈的比賽吸引了很多的觀眾,二樓和三樓的走廊也圍滿了人群,在場的觀眾不少都表示出對智能車的濃厚興趣。同時,當記者詢問在場選手的參賽初衷時,不少的選手都表示出他們對智能車的熱愛,說科創是他們的夢想,而智能車的制作是他們實現夢想的途徑。
智能車系統是一個經典的科創項目,其設計內容涵蓋了控制、模式識別、傳感技術、汽車電子等多個學科的知識。智能車競賽則融科學性、趣味性和觀賞性為一體,因此它對參賽者有著極高的要求,也更好的培養了學生的知識融合和實踐動手能力。同時智能車競賽也更好的起到了科技普及作用,向有著科創興趣的同學伸出橄欖枝,向身為平常人的我們普及了科技創新的理念。
在熱鬧的氛圍中,第七屆極速挑戰智能車競賽圓滿結束。而對那些熱愛科創的同學們來說,他們依然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用科技和智慧為自己制造著屬于他們的極速飛車。筆者祝福他們能夠學有所用,學有所成。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