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小學全部按照擴容版新標準采購課業簿冊。
教輔書留空變大、練習本行距變寬,作文簿方格“擴容”,而且紙面變成了柔和護眼的淺黃色……開學第一天,滬上中小學生驚喜地發現,每天打交道的教科書、作業簿變大了。據悉,為防控近視,市教委要求,從本學期起,各校全部按照擴容版新標準采購課業簿冊。
開面比舊版明顯增大
練習簿行高不足、教輔書留空過窄,寫作業簡直成了“微雕”藝術,不僅手酸、眼睛累,越寫眼睛離本子還越近……此前,關于上海市不少中小學生家長抱怨練習本行距過窄,進而引致孩子近視率走高的報道頻頻見諸報端。
對此,經過市教委、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新聞出版局和各行專家的共同努力,上海市地方標準《中小學課業簿冊安全衛生與質量要求》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據悉,新標準不僅從紙張、格線設置等方面對作業本進行了全面調整,對于課業簿冊的白度、光澤度、內芯格線規格、安全要求和產品標識等方面也做了強制規定。
商報記者還了解到,新版課業簿冊共分為中學一套5本,小學一套10本,開面都比舊版明顯增大,顏色方面則要求課業簿冊內芯格線顏色應選用淺綠、淺藍、淺灰中的一種,小學生課業簿冊優選淺綠、淺藍色。而對于家長集中反映的課業簿冊行距問題,新標準也做了細化規定,而且考慮到不同年齡學生眼睛發育和手部肌肉的的生理特點,還個性化地針對不同年級進行了“等級劃分”。其中,1至6年級的數學練習簿行距在0.9cm,比過去增加了0.2cm;2至6年級的作文簿方格大小為1.0cm×1.0cm,寬和高分別比過去增加了 0.2cm、0.3cm,1至5年級小學生周記簿行距1.0 cm,比過去增加了0.1cm。
舊版練習簿如同“微雕”
“以前做作業都像練"小字",有時還要用紅筆在一旁訂正或是記下老師分析的知識點,本子的留空本來就很少,密密麻麻再寫上一堆,最后自己也看不清寫的內容了。今天剛拿到新本子,覺得行距大了、看得舒服了,心情也爽多了。”正值下課間隙,建青實驗學校剛剛升入初三的李同學興奮地向商報記者展示著自己剛拿到的新版練習簿。商報記者看到,練習簿上的規格清楚地標識著25.4×17.9,整本練習簿為14頁(除封面、封底)。此時,小李的同桌也掏出了老版的作業簿放在一旁進行比較。商報記者發現,除了頁數不變外,老版作業簿的開面僅有19.1×15.3。
經歷過學生時代的人都知道,一、二年級時小學生往往使用的是田字格本,三年級才會漸漸改用橫條簿學習如何將字寫小,所以,對于課業簿“增肥”問題,小學生無疑是最有發言權的。于是,商報記者又輾轉來到了該校小學部。小四學生小沈告訴商報記者,他們很多同學剛開始用橫條簿時都很不適應,因為練習簿行距太小,而且老師要求根據寫字規范上下不許碰線,往往筆頭稍粗點,整個字的筆畫都糊在了一起,所以一直希望練習簿“空檔最好能大一些再大一些”。
對此,任課教師張老師也表示,由于統考試卷的字體和答題空白很小,將田字簿改成橫行簿是為了讓學生盡快適應以后的考試。不過,行距突然變窄的確會讓很多孩子難以適應,尤其是男孩習慣寫大字,長期書寫過小的字也容易加重視力疲勞,誘發近視。“現在行距增寬的新版課業簿應該能緩解孩子的不適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近視率。”此外,該教師還表示,學校方面以后或會參考新標準對試卷上試題的行距、試卷用紙也進行微調。
專家觀點
老版練習本加重視覺負擔
家長孫女士表示,自己曾做過測量,以前的橫條簿行距為6.5mm,如果再按老師要求不能頂格書寫,那么每個字的實際書寫高度就要控制在5mm左右。“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小心翼翼,碰到筆畫再多點的字就不得不頭湊得很近,眼睛都要壞掉了。”
對此,上海市中醫醫院眼科劉嘉立醫生告訴商報記者,如家長擔憂的那樣,青少年近視率的增高確實與長時間近距離持續用眼密切相關。而按照屈光發育規律,使用現行的新版本練習簿,即行距9-10mm的作業簿對中小學生而言,應該是可以承受的。此外,劉醫生還表示,從一、二年級的大字體、大行距突然變成以前的“苗條版”練習簿,確實會造成視覺不適應,加重視覺負擔,而現行的“增肥版”練習簿行距大小也能順應三年級學生完成書本字體、行距一個由大到小的適當過渡。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