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杭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聚集了七八十位杭州各小學的校長和活動中心的老師,他們在參加首屆拓展性課程研討會及現場觀摩會,討論“中小學拓展性課程如何開展”這個課題。
杭州市初教處處長蔣鋒說,今后,杭州的中小學將與青少年活動中心、第二課堂活動基地等校外機構合作開設拓展性課程。學校負責課程設計、管理、考核,校外場館提供設施、場地、老師等,雙方合作,開設各類拓展性課程,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
教育部門今后在學校與校外機構合作開發拓展性課程上提供經費等支持,而且也要對設計出來的課程,做好管理、評價、考核。
這意味著今后杭州中小學生,常常要去校外的青少年活動中心、第二課堂、高校等地上拓展性課程,增長見識了。
拓展性課程,是現在小學教育出現的新“熱點”。這與浙江新高考有關系。
去年3月,省教育廳宣布,浙江省義務教育課程有大變革,省廳《關于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把小學課程分為基礎性課程和拓展性課程,基礎性課程指文化知識類課程。
拓展性課程,分知識拓展、體藝特長、實踐活動三類。省廳鼓勵學校與社區、科研機構、社會實踐基地等開展合作,每名學生從小學一年級起,就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科目和活動(即拓展性課程),了解自己的興趣點和長處,與高中新課程改革銜接。
根據課改要求,小學拓展性課程課時要占總課時比例的15%,中學占20%。拓展性課程,種類很多,比如音樂、舞蹈、書法、足球等。孩子們的興趣愛好是多種多樣的,但僅靠中小學自己去開發所有的拓展性課程,又存在著缺老師、缺課程資源、缺場地的困境,用杭州話講,是“螺螄殼里做道場”,余地很小。
昨天的研討會上,天長小學、長江實驗小學、采荷三小等分別介紹了與杭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校外機構開展合作,把拓展性課堂搬到青少年活動中心的經驗,他們都說效果很好。
天長小學校長樓朝暉說,拓展性課程中,體育、藝術是很重要的部分,學校兩個校區現有的設備和場地滿足不了全校40個班級、1153名學生的課程資源需求。去年開始,學校跟社會上的資源合作,開發拓展性課程,很重要的一塊就是學生們去青少年活動中心上課,孩子們都非常高興。
杭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主任黃建明說:“很多學校熱情很高。已經有不少學校找到我們,希望能展開合作,青少年活動中心一定會積極配合學校,開發課程幫助中小學生成長。”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