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生命也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的延展,往往是一個在途中收集繁花茂葉,感受心靈所聞所見的過程。家風,作為從小牽系在我們人生全過程的隱形的線,它不僅僅是一種道德標準,更是精神力量和行為導向。就在今晚,8月30日晚八點,井岡山教育基地邀請到了梁漢平、劉松柏兩位革命后代來到這里,和江西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及其他第十期中國夢 井岡情暑期實踐團的同學們,一起感受和回味那段烽火歲月里,家風的不滅的光輝。
母親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擔當,用自己的博愛溫暖著所有的孩子,這是對我最好的教育啊。劉松柏老人這樣回憶著母親陳宜萍。她說道,當年延安第二保醫院革命戰士后代轉移,剛出生不久的她和姐姐跟著大部隊走,卻在路上不小心掉進了冰河里。當消息傳到她母親的耳中時,這位黨員母親悲痛萬分,幾近落馬。可是她身上,更背負著另外幾個孩子的安全,保管著重要的檔案文件。她只能忍著淚,頭也不能回地朝前走。萬幸的是,當時有一個戰士跳下去把她們救了上來。劉松柏老人事后從未責怪過母親,反而為她的這種高尚情懷所感染,一步一步踐行著母親在無形中教給她的人生哲理。這就是家風,陳宜萍老人用言傳身教告訴了一個孩子,什么叫做胸懷大愛,心有擔當。
其實,家風很難用語言完整表達清楚。因為它存在著的,是一個家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時代流轉到現在,系統的家風教育、家訓育人很少再見到,大多數的,是父母在孩子一步步地成長中,教給他們做人處事的道理。而不論是言傳,還是身教,最終走向的,都能促進優良家風的無形形成。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