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生強調“探知·樂學”的理念,讓學習變得更有趣,在談到培生為公立體系學校,提供解決方案或者相關產品的情況時,崇寶欣先生首先介紹了自己的對教育行業的理解情況。崇先生加入培生將近一年半時間,之前在微軟是做教育信息化業務,之所以加入培生,大家可以感覺到因為培生不是IT公司,它是做教育的。真正做互聯網、IT人都希望從最下邊往上走,它是金字塔結構,金字塔結構最上面的東西最有引領性,它對于整個解決方案起引領作用。像微軟是做軟件的公司,大家整合起來談教育信息化,其實需要解決方案,但是方案想要真正對教育變革起到一定作用,需要融合。
崇先生認為,由IT企業來融合教育很困難,因為教育行業太專業,反過來以教育角度由教育公司引領解決方案,就容易多了。本人之所以加入培生,是因為培生站在制高點,它有教育教學研究、有教學法、有體系、有課程、有數字化教育各種元素,它的實踐在全球領先。
現在在中國正好有非常好的機會,我們在以前的中國英語培訓市場、高校、一些比較尖端的學科,比如EMBA這些采用雙語教學或者英語教學的細分市場、在國際課程上,培生都處于比較大膽的領導地位。公立學校是巨大、龐大的市場,培生作為外來的企業可能以前試過,不是特別懂,所以還處于比較起步的階段,正好我們加入進來給培生帶來的優勢,希望培生在這一塊能引領中國市場。
記者還問到:國內學校合作方式的選擇有很多,包括有些自己做國外課程引進等,那么培生的產品跟其他產品相比優勢是什么?
崇寶欣先生表示:培生當然不可能直接做中小學的教材,因為這是管控并且已經充分飽和了,但是這些都是我們的合作伙伴在做,比如人教社、高教社、中南傳媒等,我們也幫著他們做,比如北京英語教材《韓梅梅與李磊》、《新概念英語》都是我們跟合作伙伴一起做的。在公立學校,培生不是沒有做,而是以不同的方式在做。但是我們覺得未來公立體系教育會有很大需求。教育部壓力很大,不管基礎教育還是高等教育,壓力都很大。高等教育的質量要提高,基礎教育因為教育公平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但是用信息化方式可能解決一些問題,在基礎教育通過信息化方案解決資源不平衡的問題。
現在反過來講,可能資源本身也不飽和,所以我們培生也有空間,跟中國教育企業和公司合作,在英語方面我們有比較大的優勢,在科學方面我們也覺得有很大的優勢,別的方面也向國內同行學習一起做。體制內,主要是我們合作伙伴做,體制外,培生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公立體系將近2個億的市場,培生有很大的野心,繼續往后看可能兩三年,我們在這一塊有很大的動作。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