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2日,新道創新創業教育聯盟(籌)第一次理事會籌備會議在云南玉溪順利召開,全國200多位聯盟成員參與了此次會議。該聯盟在2015年由新道科技聯合全國眾多高校發起成立,為進一步促進高校創新創業發展,探索構建以創新創業為主題的創新型教學模式作出努力,共同推動教育與產業的融合發展。
世界經濟與產業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變化,高校的專業設置相應也要與時俱進,在此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與實踐迫在眉睫。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道科技”)總裁郭延生先生表示:“新道創新創業教育聯盟要有共享性、生態性,新道科技將扎扎實實與院校進行合作 3.0時代,繼續打造教育生態圈。”
轉型發展,產教融合
中國的經濟發展方式的正在發生深刻轉變,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去實現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創新創業是發展的核心動力,人才是創新的重要資源,為經濟轉型升級提供高層次人才支撐,是中國高校重要的歷史使命和戰略任務。
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深入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座談會上表示,要按照十八屆五中全會的要求,把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納入“十三五”規劃,作為加快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整體謀劃、系統設計。
新道創新創業教育聯盟(籌)的成立的目標是打造一個共同平臺,凝聚政府、高校、行業企業等各方優勢資源,深化產教融合,主推創新創業教育,注重創業素質培養及就業能力訓練。
新道科技作為新道創新創業教育聯盟(籌)的發起單位之一,總裁郭延生在此次會議上表示:“擴建、擴招的‘兩擴’時代已經結束,職業教育得到加強;創業、就業的‘兩業’時代正在開始。新時代下,創新創新教育是大潮、能力與素質訓練是剛需、課程體系與師資培養是關鍵。創新創業教育需要注重系統提煉與實戰,當然也離不開行業企業的深度參與。新道科技將會繼續發揮自身的優勢,履行好作為發起聯盟單位的責任。”
資源共享,相互學習
新道創新創業教育聯盟(籌)倡導資源共享:聯盟成員課程體系共建、師資團隊交流、創業項目互評、外部資源公用,并建成創投聯動。
新道科技郭延生總裁表示,將在三年內選擇100所院校進行品牌授權,共建課程體系與師資培養,并設置專屬團隊進行創業投資,扎扎實實與院校進行合作3.0時代。
此次工作會議上,賀州學院吳郭泉校長、黃淮學院牛耀堂副校長、新余學院羅玉峰校長、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錢乃余院長作為聯盟發起單位的代表向大家分享了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經驗與成果,給其他成員單位提供一些可以借鑒的地方。
賀州學院是廣西整體轉型發展試點高校,也是中國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成員,協同育人、協同創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學校的指導思想,并已成功與新道科技、中興通訊、鳳凰衛視集團等行業知名企業進行多方位產教合作(已進入實質性招生),與此同時學校充分利用歷史文化資源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博物館(國家備案)。
賀州學院吳郭泉校長在分享中提到:“作為一個新升本科高校,投入1000萬與新道科技深度合作,2015年建設平臺、2016-2017年進行人才培養、2018年作為產學研基地并服務廣西教育發展與區域經濟建設,5年的建設規劃已經得到教育廳的充分肯定,并形成了廣西的‘賀州學院模式’。賀州學院將于2016年啟動服務東盟的創新創業教育,與新道一起邁向服務東盟的教育及課程師資培訓。”
賀州學院與新道科技在2014年簽署戰略協議、2015年9月建設平臺完成、2015年11月召開全國校企對接會,校企合作成果顯著并得到了廣西自治區政府領導李康(原廣西自治區副主席)的肯定。
凸顯生態,聯合共贏
創新創業教育已經成為全國高校,乃至全社會關注的重點。政府、企業、高校都在投入資源,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新道創新創業教育聯盟(籌)希望能夠團結各方力量,建立一個“創新創業教育生態圈”,實現合作共贏。
此次會議的下午內容采取“互聯網+行動學習”的全新模式,并由國家教育行政院特邀講師、新道科技高級副總裁馬德富先生擔任催化師,共同探討“如何辦好創新創業型大學”,實現在互動中學習在交流中共贏。
創新創業教育,已經成為國家戰略;
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已經成為高校工作重點;
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與發展,需要教育與產業的深度融合!
新道科技將不忘初心,緊跟時代!做校長的好伙伴,老師的好朋友,學生的好教練,企業的好紅娘!履行好新道創新創業教育聯盟(籌)發起單位的責任,繼續打造教育生態圈,與全國院校共推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與發展!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