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貴州財經大學向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申請在非洲厄立特里亞創辦孔子學院,并于2013年申辦成功。
2015年12月6日,第十屆全球孔子學院大會開幕式在上海舉行。貴州財經大學國際交流合作處副處長暨厄立特里亞高等教育委員會孔子學院中方院長王小華榮獲2015年度全球孔子學院先進個人獎,劉延東副總理親自為其頒發獎項。
獎項既是對王小華個人在推動漢語文化方面做出的杰出貢獻的褒獎,同時也是對貴州財經大學在孔子學院建設上做出的積極探索和創新給予的高度肯定。
半年建成孔子學院
2013年6月5日,貴州財經大學與非洲厄立特里亞高等教育委員會合作建立的厄立特里亞高等教育委員會孔子學院,也是該校首個海外孔子學院在厄立特里亞揭牌,時值中厄建交20周年。學校期待孔子學院可以成為中國文化交流與傳播的重要基地,以此進一步加強兩國在文化、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中厄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深化和發展,同時,它也將成為貴州財經大學國際化辦學的一個窗口。
回憶起厄立特里亞孔子學院創辦初期的艱難,王小華說:“條件確實艱苦。當合作單位帶領我們去辦公室和教室時,我們看到里面什么都沒有,心里頓時空落落的,也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去做。但是想到厄立特里亞孔子學院作為貴州省第二家孔子學院,我校第一家孔子學院,再艱苦也要堅持下去。”
當時,貴財方的工作人員都有一個信念,一定要把孔子學院作為中厄建交二十周年慶祝活動上的一個重要獻禮,厄立特里亞孔子學院從聯系到建成不到半年時間就完成了,是當時漢辦所有孔院中成立速度最快的一個。為此,學校在政策上,在人力、物力上給予大力的支持和傾斜。
厄立特里亞孔子學院有了辦學場所,又很快確定了自己的發展模式:漢語教學是生命線,文化活動是軸線,職業教育是延伸。
圍繞這個發展模式,短短時間內,厄立特里亞孔子學院先后成立了漢語班、舞蹈班、中國歌曲班、書法班、太極班等,吸引了眾多當地學生積極參與。
自成立以來,厄立特里亞高教委孔子學院開設了多批次的漢語學習課程,受到了廣大厄立特里亞人民的歡迎。在開設漢語課程的同時,厄立特里亞高教委孔子學院還組織了一系列的中國文化交流與推廣活動,增強了厄立特里亞人民對中國的理解和認識,加深了中厄人民之間的友誼。截至2015年11月,漢辦共派8名教師赴厄立特里亞孔子學院任教。經過全體員工的努力,厄立特里亞孔子學院已成為厄立特里亞民眾熟知的、官方認可的中文教育機構。
厄立特里亞孔子學院注重自身發展,同時也加強與厄立特里亞其他大學的橫向聯系。厄立特里亞一共7所公立大學,如今孔院和這7所大學都建立了良好的關系。每年的6、7月是厄立特里亞各大學舉辦一年一度的畢業典禮時間。畢業典禮是厄立特里亞大學、畢業生及家長的盛大節日。每當這時,各大學聚集了各相關部委的部長、各大學校長、畢業生的親朋好友。厄立特里亞電視臺、電臺、報紙都會對這些盛典進行報道。
得到厄方高度肯定
厄立特里亞孔子學院成立兩年半來,逐漸獲得厄立特里亞高等教育委員會的認可。2015年,孔子學院出現在了厄立特里亞高等教育委員會的宣傳冊里。
厄教育部部長賽梅雷多次高度贊揚孔子學院在中厄教育文化交流中所做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成績。鑒于厄立特里亞孔子學院出色的工作和為更好地發揮孔院的功能,厄政府于2014年免費贈送給厄立特里亞孔子學院一塊2500平方米的建設用地用于修建孔院校園。中國駐厄使館多次發文國家漢辦,肯定厄立特里亞孔子學院對中厄教育文化交流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
2015年,厄立特里亞孔子學院漢語和文化課教學分為三個學期,截至11月,漢語注冊學生達680名,中國文化課注冊學生達200人次。中國文化課程中的中國功夫、舞蹈、歌曲、書法等在厄立特里亞孔子學院和中國駐厄使館舉辦的活動中表現出色。繼2014年在厄馬薩瓦海洋科技大學和厄哈勒哈爾商學院開設2個漢語教學點,今年厄立特里亞孔子學院在阿斯馬拉森寶中學開設了漢語和中國文化課教學點,開啟了厄立特里亞孔子學院走入厄基礎教育領域的先河。厄立特里亞孔子學院還與厄立特里亞教育部、中小學、厄各部委(農業部、信息部、人事保障部、厄人陣黨大學青年聯合會等)建立廣泛的聯系,為孔院今后的工作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此外,厄立特里亞孔子學院還承擔了對赴華留學厄立特里亞學生進行漢語和中國文化集中培訓并發放結業證書。
厄立特里亞孔子學院在厄立特里亞創造了許多第一:是厄立特里亞第一個漢語教育機構、第一次在厄立特里亞舉辦春節聯歡活動、成立第一個厄立特里亞中國文藝表演隊、第一次把中國傳統節日一個一個介紹給厄立特里亞人民、第一次開展中醫針灸講座、第一次向厄立特里亞民眾展示中國美食及烹飪藝術,第一次厄立特里亞孔子學院學生的畫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也是厄立特里亞人的第一次)……厄立特里亞孔子學院的努力結出了豐碩的果實,通過評選,國家漢辦于2015年授予了厄立特里亞孔子學院全球示范孔院的稱號。
下一步,厄立特里亞孔子學院還將以漢語教學為主,通過文化教學推動漢語教學的發展,幫助非洲的職業教育作為孔子學院的延伸。孔子學院將不僅作為文化教育的窗口,也成為綜合交流合作的橋梁。
各地孔子學院充分利用自身優勢,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和文化活動,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辦學模式,成為各國學習漢語言文化、了解當代中國的重要場所,受到當地社會各界的熱烈歡迎。
厄立特里亞國位于非洲東北部,西鄰蘇丹共和國,南鄰埃塞俄比亞、吉布提,東隔紅海與沙特阿拉伯和也門相望,扼紅海進出印度洋的門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國海岸線長1200公里。
厄立特里亞地形以高原和平原為主。東部平原由西北向東南緩傾。馬雷布河為最大河流。高原地區氣候宜人。厄立特里亞包括了非洲擁有的多種地貌和氣候,有地球上最熱和最低的地點(科波谷地)和東非地區降雨最多的地區(費爾非爾)。
該國以雨育農業為主,80%的人口從事農牧業。生產落后,豐年糧食自給率僅60%~70%。屬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獨立后,政府著力經濟重建,制定了以私有經濟為主導的市場經濟發展戰略。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