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質量持續快速提升
今年,余杭區高考成績再創歷史最高,文理科一批上線人數首次突破800大關,達835人;藝體類第一批上線328人;總計一批上線1163人。高職考總上線人數達1290人,較去年增加62人,上線考生中,本科上線人數共254人,較去年增加192人。
2015年,是實施“振興余杭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學前教育抓規范、義務教育抓均衡優質、普通高中抓優質、職業教育抓特色、成人教育抓拓展辦學理念有效落實、成效顯著。在具體舉措中,堅持立德樹人的理念,研究和部署“美麗學校”建設,積極推進高品質校園文化建設,4所學校創建為杭州市美麗學校,8個項目列入市“美麗學校”建設行動重點培育項目;扎實推進學校體藝“2+1”項目,學生素質得到全面提升,蟬聯杭州市中小學生體能素質檢測總平均分第一名,9件作品在浙江省中小學生藝術節比賽中獲獎;加強規范化管理建設,全力構建質量提升管理等八大體系建設,評選20所規范化管理示范學校;增強學科質量意識,建立完善質量評估體系,加強中小學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高考、中考、保教質量等不斷提升……全區各級各類教育發展水平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學校黨建工作“三項指數” 引領校風、師風、學風
12月,我區良渚第一中學譚文炎老師榮膺2015“感動杭城十佳教師”稱號,仁和中學姚金妮、百丈鎮中心小學葛國梁入圍“感動杭城十佳教師”終選;11月27日,五杭小學胡金連老師奮不顧身從冰河中勇救落水兒童……今年,許多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在余杭人民群眾中廣為流傳,受到一致好評。
2015年,全區教育系統以學校黨建工作堡壘指數、先鋒指數、服務指數為引領,深化行風建設,學校校風、師風、學風不斷優化。按照“堡壘指數”衡量學校黨組織戰斗力,完善學校黨建工作責任制,強化學校黨組織思想引領作用,開展基層學校“五好”基層黨組織和“四好”學校領導班子創評活動,帶動學校正能量傳播;對照“先鋒指數”激發黨員教師爭當表率,結合“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以黨風引領師德師風,深入開展“講師德、講責任、講奉獻”師德教育,奏響核心價值觀主旋律。強化“服務指數”提升學校發展力,明確要求學校黨組織以培育黨建服務品牌為抓手打造名校名師,促進教師更好地服務學生、學校更好地服務社會,并用“服務指數”考核學校的影響力、發展力、服務力。
培育“名校名師名校長”提升教育競爭力
“實施‘名校名師名校長工程’,就是培育一批在省市有一定影響力的高品質學校、精管理校長和善育人教師,增強區域教育競爭力。”區教育局局長沈洪相說。
在名校培育中,主要通過實施“辦學條件標準化、學校管理精細化、名師名校長培育制度化、教育教學優質化、學校品牌創建特色化”等五大工程,落實學校提升辦學品質的各項舉措。經過一年的實施,各校辦學特色、教育品牌逐漸形成,評選出余杭高級中學等名校8所。在名師培育中,重點推進名師培育對象與主城區實踐導師根據學科、學段進行師徒配對,實施帶教活動,活動內容包括綜合文化素養與教育理論、學科知識、課堂教學、實踐技能、教育科研五大版塊,全年成功培育名師20名。在名校長培育中,區教育局繼續實施校長素質提升“321”工程,全區34位中小學校長分赴全國17所知名學校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跟崗研修,選派36名副校長暑期到各鎮(街道)掛職鍛煉1個月,選派12名校長到國外著名高等院校進修1個月,校長隊伍整體素質顯著提升,評選名校長10名。同時,加大優秀師資的均衡配置,實施教師校長交流輪崗辦法,共交流教職工312人,其中校級領導108人;選派20名區級以上名優教師到西部四鎮6所山區小學援教。
深化課程改革經驗全省推廣
近年來,臨平一中一直致力于開發“MX拓展課程”。課程取自臨平一中學校使命“讓每個學生有夢想有希望”中的“夢想”和“希望”的第一個字的字母“M”和“X”。“M”主要是興趣特長課和社會實踐課,“X”為知識拓展課,架構起臨平一中課程的6大領域、11門基礎學科、11大MX拓展課程群。12月,全省區域推進“輕負擔、高質量”聯系縣第十二次現場會暨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推進會在我區召開,與會領導、專家對臨平一中的“MX拓展課程”充分肯定。
臨平一中的實踐是余杭區深化課程改革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余杭區注重深化課程改革,在創新教學理念、課程建設、課堂教學改革、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教育評價創新、師能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積極構建精彩體系、培育精品課程、打造精致課堂、培養精英教師、建設精進學校,構建80所學校特色課程體系、推廣100個區義務教育精品課程、提煉30種精致課堂模式、培育100名課改精英教師、建設30所課程改革特色學校。高中學校,著力優化學校課程方案的頂層設計,統籌安排三年教學計劃,3所普通高中被認定為省級特色示范高中;加強學生選課選考的指導,探索多樣化的選課走班模式;規范選修課程開發開設的監管,著力提升選修課程質量,現共有省市精品課程39門。
教育國際化快速推進
1月,杭州未來科技城國際教育園簽約儀式在未來科技城管委會舉行。杭州未來科技城國際教育園總用地面積176.92畝。園區設立民辦幼兒園、民辦中小學、高中、外籍子女學校(國際學校)等4所相互獨立但協同運作的全日制國際化學校。未來科技城國際教育園項目由余杭區出資建設,狄邦投資控股(上海)有限公司負責引進英國國王學院學校參與辦學和學校管理。英國國王學院學校由英國國王喬治四世于1829年創辦,是英國最頂尖的私立學校之一。
2015年,余杭教育加快教育國際化進程,除創辦未來科技城國際教育園外,推進師生海外交流,臨平第一小學等13所學校與來自英國、美國、韓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學校簽訂了姐妹學校的協議,共接待12批100余名國外教育代表團來我區學校參觀訪問和短期學習交流,共有9批21名教師和230余名學生去海外姐妹學校交流;推進教師海外研訓,把教師海外培訓“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模式相結合,提升全區校長及教師對教育國際化的認識和理解;推進海外人才引進,新增5所中小學獲得了聘任外國專家資質,新增6所中小學聘任外教,現共有11所中小學(含民辦學校)聘有外教;推進市級教育國際化示范學校建設,共有3所學校申請創建市級教育國際化示范學校;推進國際理解教育,7所學校申報了杭州市國際理解教育特色品牌項目建設。
12個學校建設項目竣工
8月18日,全區學校項目建設工作推進會召開,區委副書記、區長朱華要求全區各鎮街、平臺、相關部門要以對余杭群眾負責、對余杭長遠發展負責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扎實做好教育項目推進各項工作。
2015年,按照區委區政府要求,區教育局完善教育布局規劃,按照全區戰略引領規劃布局“一張圖”要求,結合未來三年人口出生增幅、外來人口增幅等實際情況,重點修訂完善臨平創業城、未來科技城、良渚文化城以及房產樓盤集中區塊的教育布局專項規劃。全力實施學校建設項目,共計竣工新星幼兒園星光分園、臨平三小、喬司二小、楊家浜小學、未來科技城第一小學及第一幼兒園等項目12個,新開工大禹小學永健校區、臨平新城十三幼、臨平新城第三小學、運河村小學、良渚一小大陸校區、東風村幼兒園等項目25個,續建古墩路小學、謝村小學、油車橋幼兒園、雙溪中心小學及幼兒園、五常中學、瓶窯鎮二幼、潘板中心小學等項目24項。
創新安防助推平安校園建設
今年,余杭區中小學中多了這樣一些餐廳,對學生和教師用餐場地進行了總體規劃、精心設計,墻角擺上了綠色植物,墻上掛著師生書畫作品,耳畔傳來鋼琴曲,每個學生可以在舒適的環境中享受用餐。像這樣的餐廳,2015年,全區創建了30個。
2015年,全區校園安全得到進一步全面保障。積極推進社會治理大聯動試點工作,健全校園安全防范制度和措施,加強校園四防建設,開展“護校安園”行動,切實加強師生安全宣傳教育,積極開展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和逃生演練活動;加強校園技防,學校完成校園門禁系統、“陽光廚房”建設,配齊校園監控系統;完善食堂大宗物品招標采購,確定38家優質配送企業為全部公辦學校及絕大部分民辦食堂蔬菜配送準入單位;加強校車安全管理,開展校車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嚴格規范民辦學校校車運行制度,嚴厲打擊非法接送學生行為;關停取締無證幼兒園,學生的生命安全得到進一步保障;全面規范教育系統財務管理,出臺規范教育系統各類特殊業務專項經費發放的規定及加強教育系統財務管理的若干文件,繼續公開招聘19名專業財會人員,輪崗交流10名直屬學校財務人員。杭州市副市長陳紅英連續第二年對對我區開展安全教育工作的主要做法作出重要批示。指出,余杭區高度重視學校安全的經驗和做法,值得各地學習借鑒。
智慧教育 促進優質資源共享
2015年共投入資金近2000萬元,在全區各中小學校裝備了交互式多媒體設施。只需手指輕輕點觸電子屏幕上的相關圖標和按鈕,便能實現真正的生動化全方位教學,可以用手指直接寫板書。利用備授課系統可以輕松畫圓、三角形、田字格、五線譜,寫化學方程式、數學公式、語文拼音等,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這種新的教學模式特別好,活躍課堂氣氛,增大課堂容量,而且再也不用吸粉筆灰了。”臨平三中徐老師說。
2015年,區教育局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建設,全力打造“智慧教育”。召開全區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議召開,總結交流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經驗,研究部署推進我區教育信息化工作任務。
實施余杭區智慧教育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高標準創建“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和“教育資源與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的“三通兩平臺”教育信息化環境和應用體系,建設多所在信息化應用上有特色有亮點的智慧學校;深化移動互聯網背景下課堂教學改革,繼續實施“移動同步課堂”、“空中精品課堂”展示活動,促進信息技術在教與學主戰場的應用,不斷擴大優質教育的覆蓋面,尤其是要幫助農村學校分享到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
引進主城區優質教育資源
6月,杭州市余杭蔚瀾學校成立暨杭州文瀾中學與杭州市余杭蔚瀾學校合作辦學簽約儀式在未來科技城管委會舉行。杭州文瀾中學托管杭州市余杭蔚瀾學校。余杭蔚瀾學校位于未來科技城核心區塊,該項目用地面積58.02畝,總建筑面積45800平方米,學校實行九年一貫制辦學模式,核定規模36班(其中初中12班、小學24班),于2015年9月開學。
加快教育融入主城區步伐,深化與上城區、下城區名校集團化戰略合作,2015年,余杭教育以市區一體化發展為契機,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從教育合作、優化辦學、引進資源等多個層面著手,深化與主城區教育戰略合作,加快融入主城區步伐。實施高中段學校主城區與余杭雙向定額招生;38所學校繼續與杭州主城區學校開展結對,在教育教研、教師培養、學校管理等多方面開展研討交流,實施跨區域合作辦學。加快引進主城區優質教育資源,拉高標桿,努力促進薄弱學校發展,引進杭州天長小學、青藍小學、文瀾中學等名校。拓展集團化辦學領域,推動中小學名校集團化辦學向其他各類教育延伸,加強名校(園)在全區的輻射和帶動,名校集團化覆蓋率達到46%。
打造職業、成人教育升級版
12月29日下午,我區召開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工作會議。會上,頒布《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與成人教育的若干意見》。
2015年,余杭職成教發展水平位居杭州市前列,職成教品牌建設碩果累累,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我區獲得一金一銀兩銅;多個項目被評為國家級、省市級終身教育活動品牌,成功創建為浙江省社區教育示范區。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工作會議,研究部署了新形勢下、新起點上我區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的改革發展工作。下階段,將重點提升中職教育和成人教育發展水平,構建人才培養“立交橋”,推進普職融通,深化職成教合作,加快現代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體系建設;努力構建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加快完善校企合作外部支持政策,激發社會力量辦學活力,深入推進校企緊密合作,加強職業學校德育工作水平,推進職業教育選擇性課程改革,加強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品牌建設,提升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服務能力,提高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強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合作,切實增強職業教育育人水平,到2020年,形成與我區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產教深度融合、就業升學兩旺、職教普教融通,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具有余杭特色,機制靈活、特色鮮明、人民滿意度高的現代職業與成人教育體系,力足培養一批“品質優秀、技藝精湛”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