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部“技工荒”折射職業教育短板
萬德沃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計劃招聘10余名技術熟練工,卻屢屢碰壁。公司在各大人才網、人才市場等多個途徑進行招聘,效果都不盡如人意。
該公司招聘負責人趙女士稱:“今年參加了幾個招聘會,看到招聘企業多,找工作的人也多,但是公司收到匹配的簡歷只有兩份。”
甘肅是西部的勞務輸出大省之一,自春節以來已組織數場大型招聘會,企業的招工熱情遭了“冷遇”。技工短缺尤為突出,一些趕訂單的企業急得團團轉,沒招滿工的企業也不敢接大訂單。
包頭紅巖機械公司在春節后也遇到了“招工難”。該企業負責人感嘆,公司打著每月每人收入3500元的招牌在不少招聘會上招工,仍然招不夠,過去 缺工人的只有東南沿海,現在連四川、甘肅這些地方也在鬧“用工荒”。以前也就年節前后工人少點,現在恨不得一年到頭要打招聘廣告。
記者發現,雖然各地“用工荒”情況不同,各類企業的用人需求不同,但相對于普通、簡單重復勞動的用工,多數企業和工廠更需要有技能的工人、經過一定培訓的各類服務性人才。
蘭州市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中心曾對當地404家用工規模超過100人的企業調查表明,2015年企業對勞動者學歷要求出現了顯著變化。
數據顯示,要求高中及大專以上學歷53.23%,比2014年上升近10個百分點。對持初級證書的需求達到了20.1%,首次超過了兩成,預計技能人才短缺現象將成為常態。
盡管市場上缺乏技能人才,但職校畢業生難受歡迎。甘肅建筑職業技術學院造價專業學生韓麗近日穿梭在各大招聘現場,原以為可以找到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但她發現自己與市場提供的相關技術工種專業匹配程度差距很大。
“企業缺人才,真正專業技術類的實戰性人才太少,畢業生難以很快達到實戰要求。”天津一家物流公司的負責人認為,初級員工已趨飽和,他們愿意招聘有二三年從業經驗的職工,對中高級人才的需求相對更為急迫。
一邊是“用工荒”,另一邊是職業教育難以“大展拳腳”。甘肅省人力資源市場交流部部長王川梅認為,現在企業招技工大多傾向于3年至5年以上的熟練工,這不僅導致職業院校畢業生的準入門檻提高,同時也反映出企業用工與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出現了差距。
“近年來民辦高中也開始盲目擴招,不到普高提檔線的學生都上了高中,留給技工院校、職業院校的生源非常有限,生源質量堪憂。”多位職業院校的負責人反映,職業學校大多經營混亂,導致學生流失嚴重,甚至部分職業院校忽略“內涵”建設。
王川梅認為,技工荒的出現不只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問題,而且是整個教育培養機制與市場的需要和具體的經濟結構產生了斷裂,不僅市場的正常需求得不到及時的反饋和滿足,還產生了文憑擠壓效應。
甘肅省教育廳副廳長陳寶平表示,要從制度上清除對職校生的歧視和因文憑帶來的不公平感。同時,要加速推進一些高校向職業教育的轉型。提升文憑和 學歷所對應的技能辨識度,還要從頂層設計上提升教育體系的開放程度,為社會化辦學、市場化辦學掃清機制障礙,增加職業教育的投入力度。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