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劉益春代表:人才培養是高校創新發展的根本

          首頁 > 

          高教

           > 劉益春代表:人才培養...

          劉益春代表:人才培養是高校創新發展的根本

          “創新人才的培養,是實現創新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全國人大代表、東北師范大學校長劉益春說,“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關鍵在于創新性人才,匯聚、調動人才發展的積極性最為關鍵。”

          劉益春說,目前在一些高校中存在一種重科研輕教學的傾向,想快速地做出科技成果,拿出響當當的科技創新技術,卻忽視了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創新性人才培養,導致人才培養質量不高等問題。

          劉益春認為,深刻重要的基礎研究是原始技術創新的基礎,而原始創新的突破又會促進高新產業和高技術的發展,因此在發展中要正確處理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關系。“可持續的創新發展核心是要不斷地培養和造就出百千萬創新性人才。”

          針對目前創新人才的教育問題,劉益春指出,“我們過于重視演繹教育,對歸納教育重視得不夠;過于重視結果教育,對過程教育重視得不夠。”要在過程教育中培養學生的批判和反思能力。

          劉益春建議,各級教育部門首先要倡導注重過程的教育方法,突出教育的過程屬性,重視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體驗到創造的樂趣,進而全面提高其發展、研究、探索、歸納的能力;與此同時,還應培養學生養成批判反思的學習習慣,反對依賴和盲從,鼓勵學生在充分的思考和分析基礎上,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實現知識的創新和重構。

          劉益春認為,培養創新人才,除了教育方法之外,教師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不論是小學、中學,還是高校,教師一定要培養自身開放的思維和寬闊視野,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學過程中。”

          劉益春舉例說,東北師范大學實施對教師的分類評價與考核,加強教學的獎勵力度,鼓勵、激勵一些高水平教師更加專注于教學,著力進行教學創新。“教師們的教學熱情高漲,更有利于創新性人才的培養。”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