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異地高考報名工作已經結束,然而,一則消息卻引發了網友的持續關注。到底事出何因,讓網友如此關注?原來,戶籍在黑龍江的馮同學在高考報名時,只因為與爺爺在同一戶口本上,而被要求開具“她爸是她爸”的證明。面對如此奇葩的要求,筆者認為:教育部門的要求純屬為教條主義,此證明既增加了百姓負擔,也暴漏出教育管理方的制度弊端。
近年來,各種奇葩證明真不少,而上述新聞又是一個證明“你媽是你媽”的翻版。正如前段時間冷水江市民政局,要求老人到派出所開具老年證丟失證明一樣,此次廣東教育部門再一次成為群眾指責的核心,這不僅會造成行政資源的浪費,更會降低有關部門在百姓心中的公信力。
因此,適當分解主管部門的權力和責任,形成部門間信息暢通,才是打破證明“你爹是你爹”的有效方式。然而,在筆者看來,僅靠“分權”來約束有關部門的權力難以從根本上杜絕教條主義,不如從源頭上為“權力”瘦身,減機構,減職能、減權力,切實做到辦事流程的簡約化。
言及于此,筆者認為,老百姓辦事被要求開具各種奇葩證明的事件,反應了作風建設和機構改革的緊迫性。作風建設事關黨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機構改革能夠促進辦事流程的簡單便捷。而這一切,都應該建立在權力“瘦身”的基礎之上。只有從源頭上為權力“瘦身”,“節約”管理的機構和層次,“節約”領導的權力和職能,才能增加群眾的權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優化組織結構,簡政放權的同時提升行政效能,才能大大提升社會管理的成效,同時也將從源頭上徹底鏟除推諉扯皮、庸政懶政賴以生存的土壤,斷絕其卷土重來的后路。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